據《左傳》記載,嘉祥雖是麒麟誕生的地方,是孔孟聖地,是禮儀之鄉,是孝義之邦。然而,河北曲陽也是壹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並同樣被麒麟賦予了祥瑞的靈氣,也曾因宋天昊、楊藝源兩位藝人而留下了誠信仁義的純樸民風。
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仁獸”所具備的品質,正符合兩千多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範。在漢族民間傳說和有關史料的記載中,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具有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而死,孔子曾為麒麟寫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孔子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的詩句。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獲麟解》雲:“麟壹角而載肉,設武備而不為害”。“遊必澤土,祥而後處,不履生蟲,不踐生草,王者有出,與鳳龜龍謂之四靈。”
在中華民族傳統的藝術寶庫裏,麒麟是我國歷代人們喜聞樂見的裝飾形象。這個瑰麗多姿、儀態萬方的神靈瑞獸,不但集中了自然界各種動物美的大成,而且表現了超出自然本色的理想化的形式美,給人以吉祥的祝福和美的享受。
麒麟,不僅是祥瑞的象征,麒麟文化還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是中華民族團結統壹的象征。並且從春秋時代至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中國漢族民間長久寄寓傳頌的麒麟經我們雕刻,體現形態莊重,威而不猛,泰而不驕,貴而不俗,靈而不鈍,蘊含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福,向往盛世、平和可親的精神,體現大中華風範。 曲陽石雕麒麟在國內外享有“石破天驚,巧奪天工”之盛譽,文化部副部長潘震宙為嘉祥石雕麒麟題詞:“古有麒麟臥龍藏,石生漢化蘊靈光;武氏祠內鐫史記,曾子故裏乃儒鄉;石破天驚在嘉祥,巧奪天工美名揚。”我們為開封制做的“宋都禦街石雕” 曾被溫總理譽為——“中華石雕之最”。有"中華石雕大王"稱號,其作品被選入全國首屆民間 工藝美術作品及名藝人作品展。現中國建行門前的石雕麒麟就是由曲陽鴻永園雕刻廠精心雕刻的,祁佑我們祖國國富民強!
中國民俗專家講:“石雕不開光是石雕工藝品,開光後就是具有靈氣的瑞獸。”所以“非寧靜無以致遠;非精誠無以神明。”曲陽石雕特聘三行大師是“中國《周易》研究會”理事,(嵩山少林寺海燈大師再傳俗家弟子)可以為您開光;堪輿瑞獸的安放,將瑞獸安放在恰當的地位;恰當的限度;恰當的時間 (即最佳、最好、最合適)。使您的事業臻至完美,並保住完善狀態。美國舊金山博物館收藏的“袖珍麒麟”,曾榮獲中國首屆工藝品獎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金獎“有壹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勤勞善良智慧的曲陽人用巧手賦天青石以靈性,使美麗的傳說在曲陽變成活生生的現實。自古曲陽“家家聞錘響,戶戶操釬忙”。在加工傳統工藝中發展起來的專業石雕廠.“不伐己功 不矜其能 切磋琢磨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