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天我們聊到了童年。我的室友來自山東的壹個小村莊。她給我講了她的童年,那是在河裏釣魚,在草叢裏捉螞蚱,在麥田裏捉迷藏,在院子裏看星星。我很羨慕,我的眼睛在黑暗中閃閃發光。
我在壹個小鎮長大。我小時候在壹個工廠的院子裏。我對自然和農村沒有什麽記憶,壹直很後悔。
幸運的是,在這個夏天,我可以在鄉間漫步,看著水,聽著風。去了兩個村,南京棲霞區的樺樹村和南京溧水區的石山峽。在西瓜田旁邊過夜,睡在小木屋裏,和世界各地的女孩在壹起。
他們在壹個王國裏。
這是李小姐的壹篇文章的標題。她說“他們”就是我們,王國就是我們的王國——100個城市,生活在100個城市裏的人。
百城是由自由撰稿人李菁(也就是我們的李老師)發起的“100生活在城市的人”的集體寫作計劃。基於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的“零德故事”,聚集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和讀者。
去年8月,無意中關註了“零德故事”,開始閱讀很多城市的故事,開始了與100個城市的緣分。
8月底看了壹篇《蕪湖,我在守著它的老味道》。蕪湖是我喜歡多年的演員趙薇的故鄉,所以蕪湖這個名字我很熟悉。看了這篇文章和作者職業生涯的故事,蕪湖在我心中仿佛是立體而真實的,不再只是壹個地名。
感謝抗戰勝利70周年,9月初我們都放了三天假。我想去蕪湖,壹個靠近長江的小鎮。我給“零德物語”留言,加了李小姐的微信,李小姐給了我業務的微信。業者特別熱情,熱心腸,我手寫了蕪湖兩日遊攻略,保存至今。
知道我壹個人旅遊,我的行業說帶我壹起去玩。葉燁和她姐姐壹整天都把我當成陌生人。
在蕪湖博物館,業內人士津津樂道這座小城的歷史,講述著蕪湖的山、水、老街、名人的故事。他們帶我去福祿巷和楊家巷吃蕪湖的特色小吃,梅花糕,涼皮,高笑米粉,外婆家牛肉面,都是老店了。這座城市是如此的懷舊;他們帶我去了赭山公園,他們經常在那裏散步、看書和爬山。我的事業怕我累,我們就在她平時坐的長椅上休息。這是她最熟悉的家鄉,仿佛到處都有故事。
了解壹個人的家鄉,自豪而客觀地講述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大概就是壹個人對家鄉深深的熱愛和眷戀吧。
在赭山公園的長椅上,業界把我拉進了百城的微信群,進入了壹個新的王國。
百城的群裏有200多人。他們無所不談,比如繪畫、書籍、寫作、旅行、音樂、電影、廣告、服裝、股票、愛情、婚姻、工作、孩子和人際關系。他們大多素未謀面,但有信任感。這群人不問出處,不問出處。他們隨時隨地談論生活,表達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白城有很多有趣、有決心、有活力的人。
李小姐就不用說了,她很努力,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壹步壹步變得越來越好,上頭條,在豆瓣簽專欄,出新書,現在回到家鄉麗水,在村裏寫作。高老師3歲開始學畫,已經畫了30年,免費教100個城市的朋友畫畫;1988年,青年孟奇每周往返於蘇州和南京之間,深入本村,記錄了花樹村十余位老藝術家,傳遞了珍貴的工匠精神和淳樸的民風,並開展了記憶與技藝圖片展...
幾百個城市都是熱氣騰騰的人。
樺樹村
由孟奇發起的攝影展於5月28日在南京市棲霞區樺樹村開幕。大家在百城集團聚在壹起去樺樹村看展覽。李小姐也是圖片展的協辦者。她和花花也要去花樹,所以她給我們策劃了兩天壹夜的鄉下之旅!
周六早上,我們7個女生在南京南站集合,叫滴滴去花樹村。車少人少,真的進村了。
壹路上我都在感嘆,這個村子建得太好了,柏油路很平整,路兩邊樹木茂盛,綠樹上棲息著鳥兒,鳥鳴聲不絕於耳。
我搖下車窗,大口呼吸著鄉村的新鮮空氣,環顧四周。就在這時,我看到路邊停著壹輛車,幾個瘋女孩在搖旗吶喊(此處手法誇張)。我喊停,打開車門,以百米的速度沖過馬路!
那不是李老師的車嗎?那不是百城旗嗎!那些女生不就是在群裏等著我們的小瘋子嗎?
我們擁抱了他們每個人。打完電話後,李老師下了車,張開雙臂擁抱了我們每個人。
作為壹個小粉絲,我害羞而緊張地抱住了李小姐,然後有點激動地告訴她我是怎麽用銳利的目光發現他們的,我是怎麽沖過去的。
中午,我們在樺樹村吃午飯。姑娘們都到齊了,加上李小姐和花花,白城的十壹個人。
菜品不斷,各種雞,各種魚,村裏的野菜,老母雞湯,小魚鍋貼,青筍炒肉都很好吃,都特別有誠意,超級重口味。
我們邊吃邊聊。從線上到線下,每個人都更真實。談期望與失望,談成功與失敗,談城市與鄉村,談家鄉與其他地方,談美術課與粗課...
我話不多,只是靜靜地聽著,因為我是壹個沒有故事的李同學。我願意傾聽,理解,為我的世界打開壹個出口。
下午,我們去參加了圖片展的開幕式。孟奇和李老師都在臺上發言,講故事,講初心,講意義。他們在舞臺上閃閃發光,臺下小粉絲的手機攝像頭不停閃爍。
下著毛毛雨,我們在花樹村閑逛。壹群女孩走在鄉間小路上,有的打傘,有的不打傘。我們走走停停,拍壹棵樹,觀察壹朵花,擡頭感受雨的吻,低頭看路邊的老母雞,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想,只是走,只是活在這壹刻,呼吸著新鮮自由的空氣。
村裏有個小書院,“奇奇書院”,“任其歌唱,求其友善之聲”。年輕人和孩子們在靜靜地翻書。有人透過巨大的玻璃窗向遠處望去。窗外是田野和長長的沙灘,還有嬉鬧的壹家三口。
如果每個村子都這樣,大家還會想回家嗎?
石山下
告別了花樹村,李老師和花花帶我們去了他們的家鄉——南京溧水。
我們去了壹個村莊,李老師現在在那裏寫作和生活。它的名字特別好聽,“石頭山下”。
陰天微雨,車子駛過蜿蜒的盤山路,我們進村了。
村裏全是石頭房子,古老整潔,紅對聯,樹木蔥郁,有壹種特別的美感。奶奶搬了壹把木椅,坐在她家門前,笑著看我們像孫女壹樣走來走去;壹個村民大叔看到我們三個拿著傘,想把他的傘遞給我們。我們沒有拿傘卻很認真的感謝他,心裏充滿了溫暖。幾家已經大開著門,飯菜的香味飄了出來,歡聲笑語間傳來動人的煙火和禮花。
晚飯時間,李老師和花花帶我們去吃好吃的麗水。更多的人來了,坐在兩張大桌子旁。
每壹道菜都很好吃,每壹種酒都很好喝,每個人都笑得很實在。人陌生又熟悉,沒有芥蒂。那壹刻,他們也很擔心。
豬頭肉和豬頭骨壹起上,看恐怖的時候吃起來特別香;飛機草臭豆腐的鹵汁取自去年冬天自然熬制的腌制鹵水;鵪鶉蛋用薺菜湯煮。老母雞湯和炒飯是絕配。紅薯粉真好吃差點被我承包了...
我們要品嘗每壹種酒,肆意地喝,肆意地聊,隨心所欲地壹次次舉杯歡笑。
晚上住在劉教授創辦的“有堂”。壹個超大的院子,有八個精致的小木屋,由木質小徑相連。房子後面是西瓜地,院子裏是大樹。好像我們又回到了大學宿舍,晚上熬夜,穿著睡衣聚在小木屋裏打撲克。來自山東的“老會計”邦妮,成功將山東的撲克遊戲“保皇派”傳播到安徽、湖北、四川、陜西、江蘇、內蒙古等地...
在青蛙中睡覺,在鳥兒中醒來。我仿佛聽到風中有詩。
當李小姐從船艙裏出來時,她正蹲在地上看壹只蝸牛向前爬行。她三十歲了,經歷了很多。她仍然完全天真和真誠,以及執著和幼稚。
李老師和花花帶我們去吃早餐。在《沒有山》裏,早餐太豐盛了壹桌,大圓桌放不下,我們的胃都承受不了。我們也是邊吃邊學,比如黑米。李老師講它的做法,花花講它的傳說。
早餐後,我們擁抱道別。
李小姐和小木屋的主人劉教授特地開車送我們去車站。當我離開的時候,我想起我有東西落在船艙裏了。我跑回去拿。我出來的時候,西瓜地裏的姑娘們正慢慢走出來,李老師在原地等我。
和李小姐走在壹起,她說妳走的比較匆忙,前面還有大面積的美景,所以還沒帶妳逛村子。
我覺得特別難過,這麽安靜輕松的時光,這麽美的石頭山。
李老師說反正也近,多來!
嗯,我壹定會再去的!
西瓜田姑娘們,我們再約吧!
重要的題外話
看了很多城市的故事,終於想寫寫我的城市了。好久沒寫了,就寫了我眼中的呼和浩特,投了白城。我的閱歷還淺,眼界還窄。我沒有辦法用自己的筆寫出壹個城市的厚重和真實。白城沒有發我的城市故事,所以我有了壹個小小的微信官方賬號,“沒有故事的李同學”。
白城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微信官方賬號,而且壹直在寫。我壹直在閱讀和寫作。如果我沒有遇見壹百個城市,《沒有故事的李同學》大概不會寫出自己的小情緒,說出這些單純稚嫩的故事,也不會有這麽壹個讓我放心的小角落。
謝謝白城,也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