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陸遊的詩詞紙上得來終覺淺和落紅不是無情物的全詩是什麽

陸遊的詩詞紙上得來終覺淺和落紅不是無情物的全詩是什麽

壹、紙上得來終覺淺的全詩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出自宋代陸遊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二、落紅不是無情物的全詩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壹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壹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壹代的作用。

出自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

擴展資料

壹、《冬夜讀書示子聿》賞析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贊揚了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以及做學問的艱難。說明只有少年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竭盡全力地打好紮實基礎,將來才能成就壹番事業。

詩人從古人做學問入手娓娓道來,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裏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為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不能紙上談兵,要“親身躬行”。

壹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只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二、《己亥雜詩》賞析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後壹份心力。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壹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

另壹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裏另有壹番作為。

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壹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後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誌。

百度百科—冬夜讀書示子聿

百度百科—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