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怎樣斷句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怎樣斷句

以/作為斷句標識,斷句如下: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釋義: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壹直陪著妳到夜郎以西。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大概作於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璨的群星之壹,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

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壹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賞析:

本詩構思巧妙,詩人以明月作信使,代為轉達自己的壹片情意。

“楊花”乃隨風飄落之物,“子規”系泣血悲啼之鳥。景隨情遷,這種衰愁氣氛,是對表達“愁心”的烘托與暗示。

詩人想像豐富,構思奇巧,“我寄愁心與明月”,竟遣明月做信使,轉達他的慰問:妳切莫因孤獨而過於憂傷,現在我要把我的愁心托付給明月伴隨妳同到夜朗西。

寄愁心與明月常相隨,不僅表明牽掛友人命運之心無處不在,而且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證的意味。感情真摯,膾炙人口。後人常引用這兩句詩,表達對遠方摯友的慰問。

通過詩人豐富的想像,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壹個了解自己,富於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願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遙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特點之壹和優點之壹。

百度百科——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