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如何性賄賂蔡京之子?
話說蔡京之義子蔡蘊點了兩淮巡鹽禦史,在趕赴揚州就任的途中,在西門府中停留。西門慶為了巴結蔡禦史,專門留宿西門府,並安排青樓女子董嬌兒、韓金釧兒二人陪侍。兩位青樓女子從後門悄悄過來,這蔡禦史壹番謙讓後,攜二青樓女子之手進入軒內,並對西門慶題詩相贈。
然後又下了壹回棋,飲了壹回酒,留下了雅號?薇仙?的董嬌兒。當晚,蔡禦史又給董嬌兒的湘妃竹泥金扇面上題詩壹首:
小院閑庭寂不嘩,壹池月上浸窗紗。
邂逅相逢天未晚,紫薇郎對紫薇花。
真是風雅得緊。壹宿無話之後,蔡禦史賞了董嬌兒壹兩銀子。西門慶知道後笑道:?文職的營生,他哪裏有大錢與妳,這個就是上上簽了。?然後又補上五錢銀子。
壹場性賄賂,就在風雅中結束了。
我們不凡再來回味壹下這場性賄賂的經過。
這天,西門慶叫了兩個青樓女子答應蔡禦史,背後和她們開玩笑:?他南人的營生,好的是南風,妳每休要扭手扭腳的。?所謂南風,即是男風,所謂? *** 花?也。說得如此露骨,而且就當著自己妻子的面,就連兩個久慣牢成的青樓女子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從西門慶和青樓女子、蔡禦史、宋禦史壹層近似壹層的談話方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語言不僅為了交流,而且也為了劃分和標誌清晰的社會團體和階級。蔡禦史見到二妓,?欲進不能、欲退不舍?。先問二妓叫什麽名字,又問:?妳二人有號沒有??董嬌兒道:?小的無名娟妓,那討號來??蔡禦史道:?妳等休要太謙。?問至再三、韓金釧方說:?小的號玉卿。?董嬌兒道:?小的賤號薇仙。?蔡禦史壹聞薇仙二字,心中甚喜,遂留意在懷。?這壹段,我們必須對比第三十六回,西門慶第壹次見蔡狀元時,安進士問?敢問賢公尊號??西門慶道:?在下卑官武職,何得號稱??詢之再三、方言:?賤號四泉。?兩段話,如出壹轍,則西門慶被喻為何等人物,自不待言。
蔡禦史不管多麽腐敗而無文,終還是出身書生。海鹽子弟在酒案上唱曲,蔡禦史吩咐唱《漁家傲》,詞話本錄有曲詞,其中道:?滿目黃花初綻,怪淵明怎不回還?交人盼得眼睛穿。冤家怎不行方便??就在唱此曲之前,西門慶問蔡禦史到家停留多久,老母安否,蔡氏答以:?老母倒也安,學生在家,不覺巷再半載。?西門慶問老母不問老父,令我們聯想到這位蔡禦史曾拜認了蔡京作幹爹,而他點的曲子,則傳達出他思念美人?不是老母?的心情。可笑處在於陶淵明與冤家並列耳。後來酒宴將終,子弟又唱了壹曲《下山虎》,尾聲道:?蒼天若肯行方便,早遣情人到枕邊,免使書生獨自眠。?再次將蔡禦史的心思點出。正因如此,見到兩個青樓女子才又驚又喜,感激西門慶不置也。
蔡禦史對於文字符號的愛好完全統治了他對人物的鑒別,也就是說:表面文章比實際內容更重要:兩個青樓女子當中,只因為董嬌兒有壹個令他喜歡的別號?薇仙?,他便動意於彼。?韓金釧見他壹手拉著董嬌兒,知局,就往後邊去了?。?蔡禦史壹直在?與西門慶握手相語?,等讀到他拉著董嬌兒,才知道原來他是壹手拉著壹個也,西門慶與青樓女子的對應關系寫得如此明顯,可發壹笑。又金釧回到上房裏,月娘問她:?妳怎的不陪他睡,來了??韓金釧笑道:?他留下董嬌兒了,我不來,只管在那裏做什麽??月娘之愚鈍如見。
?
就寢之前,董嬌兒請蔡禦史在她手裏拿著的壹把?湘妃竹泥金面扇兒?上題詩,扇子上面?水墨畫著壹種湘蘭平溪流水?,湘妃、湘蘭,都令人想到《楚辭》意境,然而此情此景,似乎與楚騷差距甚遠。蔡狀元為嬌兒題詩小院閑庭寂不嘩,壹池月上浸窗紗。邂逅相逢天未晚,紫薇郎對紫薇花最後壹句又剝削了白居易《紫薇花》詩的最後壹句:?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然而白居易寫黃昏獨坐,紫薇花也真是紫薇花,不像蔡禦史的紫薇花原是壹個號薇仙的清河青樓女子也。此外,紫薇郎是唐朝時中書舍人的別稱,蔡狀元現做著兩淮巡鹽禦史,哪裏是什麽紫薇郎,不過急中生智顛倒古人的詩句來趁韻罷了。此外,在此之前,蔡禦史壹直對西門慶說:?夜深了,不勝酒力。?這當然可能是蔡禦史急不可待要和嬌兒壹起歸寢安歇的托辭,但對照詩中的?天未晚?三字,覺得相當可笑。總之,本回中的壹切,無不名不副實,表裏不壹。再看蔡狀元為翡翠軒裏面題了壹首律詩,是那種極為平常的、打開任何宋元明清詩人的集子都可以找得到的那種即席應景詩,其中第二聯道:?雨過書童開藥圃,風回仙子步花臺。?風雨何在?藥圃何謂?正因為我們熟知書童、董嬌兒、韓金釧、西門慶、蔡禦史乃何等人物,翡翠軒是何等所在,我們讀了蔡禦史的詩,不免會覺得有些不寒而栗。因為作者要告訴我們:在這首律詩的傳統意象、陳詞濫調之下,掩藏著壹個多麽散文化的世界。再比如西門慶和蔡狀元的對話:?與昔日東山之遊,又何異乎??恐我不如安石之才、而君有王右軍之高致矣!把典故的使用與現實中的市井庸俗之間的錯落參差諷刺備至。不過西門慶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上壹回中,居然讀不懂來保抄回的邸報),卻知道謝安攜妓作東山之遊的典故?他的知識很可能來自詞曲戲文(就像應伯爵在第二十回裏面冒出壹個?只當孟浩然踏雪尋梅、望他[指桂姐]望去?壹樣,而《孟浩然踏雪尋梅》是壹出明朝的雜劇);現代人盡管讀書識字,卻很少人能知道謝安石、王右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