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者強,勝者強;知足者富,被逼者誌;久不失位者,死而不亡。
翻譯:
能夠理解和認識別人叫智慧,能夠認識和了解自己叫聰明。能夠戰勝別人才是強大,能夠克制自己的弱點才是強大。懂得滿足的人是富有的。堅持不懈,不懈努力,是誌向。不失本分的人才能長久,死而“道”猶存的才是真正的長壽。
《道德經》正文以哲學意義上的“德”為主線,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但多以政治為目的。就是所謂的“內聖外王”,被譽為萬經之王,含義深刻,包容廣泛。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壹,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和宗教都有深遠的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聖經》之外被翻譯成外文出版最多的文化巨著。
擴展數據: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如果壹個人能清楚地看到別人的優缺點,能忽略自己本性的長短,那他也算是壹個智者。
比如歷史故事《三國誌》中,人物劉備是壹個“知者”,也是壹個“自知者”。劉備,他為什麽要親臨草堂,聘請諸葛亮為軍師?是劉備“知己知彼”之舉。
劉備知道自己沒有更不用說安排軍隊的能力,沒有諸葛亮“師從天地”的才能,但是他知道要成大事,就必須有賢人相助。他懂得“知人善任”、“豁達開朗”,使得《三國》世界中的許多英雄先賢為他所用,助他贏得三分天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