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款官窯的身份認同 近日,無款官窯瓷器的呼聲漸高,特別是當翰海春拍中壹件無款的清乾隆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瓶以2408萬元高價成交之後。對於瓷器來說,2408萬元是個什麽概念?到目前為止,中國內地瓷器的最高拍賣成交價是中國嘉德2006年春拍中,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創下的5280萬元;其次是中國嘉德2007年春拍中清雍正綠地粉彩描金鏤空花卉紋香爐拍出的2643萬元;再次,便是這件清乾隆粉霽藍描金花卉大瓶的2408萬元。
壹件無款瓷器能有位居中國內地瓷器成交“探花”的身價,人們不禁要問:款識究竟意味著什麽?無款為什麽?
無款並非致命
對於這件大瓶的優勢,各路專家幾乎異口同聲:“壹看就是乾隆官窯,符合乾隆時期大件兒官窯瓷器的基本特征。”
該瓶頸形細長,瓶口外撇,六瓣瓜棱腹,肥短圈足。頸部及圈足以霽藍描金裝飾,每瓣瓜棱框格中繪有不同花卉,包括牡丹、芙蓉、梅花、菊花、紅白石榴及蓮花,盡顯18世紀宮廷花卉寫實風格。雍正和乾隆兩位皇帝,喜好在禦制官窯瓷器燒造典雅花卉植物主題,尤其乾隆皇帝更加鐘情於厚實油質的彩繪色料,下旨選取花卉圖樣,常將兩種不同主題花卉繪於同壹構圖。此種華麗的繪畫風格,迄乾隆晚期成為絕響,不復出現。
同時,乾隆皇帝喜歡燒造大型瓷器,本件粉彩霽藍描金大瓶身高64.7厘米,在近20年內地市場上出現的官窯粉彩中是數壹數二的。且造型規整端莊,吻合乾隆時期禦窯廠大型瓷器的特征,也體現出乾隆時期燒造大件器物的高超技藝。加上設色豐富雅致、圖案華貴嬌艷,流光溢彩,盡顯皇家氣韻,確為乾隆官窯名品無疑。
據介紹,這件大瓶原本陳供在圓明園,是兩件壹對的。圓明園浩劫之際流出,其中壹件由Grandider帶出中國,後捐贈法國吉閏博物館(MuseumGuimer,FrenchNuseumOFAsianArt),現茂於該館;本件同時散出,輾轉流入美國芝加哥,本為著名收藏家BillLittle舊藏。流傳有緒也成為該器雖然無款,卻仍然備受追捧的主要原因之壹。
壹件漂漂亮亮的重器被漂漂亮亮地拍走,若說還有什麽美中不足,就是那無款的現實和關於無款原因的猜測。
原因眾說紛紜
據美國費爾德博物館長何翠媚介紹,目前能與該器相比擬的同類大瓶有兩件:藏於北京市故宮的乾隆粉彩霽藍描金花卉詩句大瓶和藏於臺北故宮的乾隆粉彩霽藍描金花卉詩句八方瓶。前者高度與此瓶相近,頸部和圈足同樣霽藍描金,腹部六瓣瓜棱。不過瓜棱框格中只有三組花卉:牡丹、芙蓉和石榴,以及三組乾隆的禦制詩句,每組各有兩枚篆書印款,詩畫花卉圖案相間。後者尺寸略小、高34.8厘米,也是花卉與詩句相間。
值得註意的是三件大瓶均無底款。故此有壹種說法認為大瓶無款乃是技術原因所致:由於大件翻身困難,不燒年款是很可以理解的;即使有款,也多為後寫。
然而,在已知的乾隆大型號粉彩官窯中,有款者為多數,有些體型比這件還大,也仍然有款。近日被媒體廣為關註的故宮兩件“瓷王”即是最好的例子。其中壹件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高86.4厘米,口徑27.4厘米,足徑33厘米,將青花、五彩、鬥彩、粉彩、釉裏紅等多種彩繪工藝集於壹身;另壹件粉彩天藍釉開光大套瓶高73厘米,天藍釉與青花紋飾互相輝映,工藝復雜。但兩件“瓷王”均署有底款。另壹方面,無款的小件瓷器也有不少。因此只從技術原因解釋無款問題,就顯得不是那麽說得過去了。
相比之下,何翠媚的說法似乎更為巧妙:吹毛吹疵的乾隆皇帝,經常精益求精,不惜工本,要求禦窯廠壹再燒窯實驗,直至燒造出滿意的絕佳式樣為止。因此,不燒款便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乾隆皇帝自命不凡,經常親自幹預禦窯廠瓷器的燒造,並確定瓷器的造型、花紋、款識等,因而這個時期有些無款器物是奉旨不加款識的。如《乾隆記事檔》中記載:乾隆十壹年,“二月奉旨燒造紅花甘露瓶,倶不要款”。乾隆十三年閏七月十四日,太監胡世傑交青花白地有蓋壯罐壹件並傳旨:“若唐英照樣燒造算蓋架用,不必落款。”
當然,還有壹種情況是仿前代瓷器,如宋瓷、明瓷。那麽倘若原件無款,仿制出來的瓷器自然也就不會帶款。而模仿宋明經典瓷器,正是清代官窯的壹項特色和成就。這件清乾隆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瓶,在器型上與宋代青白瓷基本雛形壹致,同時也透露出明代晚期禦窯廠瓜棱形瓶的影響。從這個思路去看,是否也能為該器沒款的原因找到某些線索?
再有,從存世官窯瓷器來看,清代祭器和供器往往是不署款的,有觀點認為這是為求與前期器比肩,以達成真的目的。而據有關專家考證,這件粉彩齊藍描金大瓶與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的另外兩件壹樣,正是作為宗教祭祀之用。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告訴記者,清宮造辦處的瓷胎畫琺瑯器物中也有壹些是不加款識的。另據史料記載,故宮藏瓷目錄中有壹瓷胎畫琺瑯菊花白地小瓶,無款,有蓋。而圓明園所茂的琺瑯器物中,也有壹些是無款的。事實上,明清官窯瓷器不具款的原因多種多樣,並沒有壹定之規。
無款身價幾何
既然官窯瓷器未必有款,那麽款識也就不是鑒別壹件瓷器是否為官窯的唯壹依據。雖說壹般而言,肯定是有款的瓷器市場表現更好,畢竟款識就像“身份證”,清清楚楚的表明了該瓷器不是沒有來歷的“黑戶兒”。然而在藏家追逐的熱門——明清官窯瓷器中,存在著相當壹部分雖然無款但時代特征明顯的佳品,甚至極品。它們與同壹時期的有款瓷器相比,存世量更少,反而彌足珍貴。在近年的歷屆拍賣會上,這類無款瓷器的成交價格已有不俗的表現,值得藏家關註。
近年付拍的明清官窯瓷器中,身價超過千萬的***有三件,除去清乾隆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瓶,還有以1376萬港元成交的明成化青花折枝蕃蓮“八寶”紋出戟和以1096萬港元成交的清雍正/乾隆鬥彩垂肩如意瑞果紋梅瓶。前者以活潑生動的蕃蓮枝葉搭配較正統嚴肅的八寶紋飾,手法難得,設計巧妙,令人稱絕;後者則兼具明代的瓷藝精華和雍正、乾隆時期的藝術風範,在設計與設色上可謂獨樹壹幟。這兩件無款瓷均出自香港蘇富比2007年春拍中的“花賞瑤華——巴黎名藏中國藝術收藏”,雖無“身份證”,卻有眷好的出身。再加上無以倫比的藝術性,拍出高價實屬意料之中。
來源:藏品新說
以上內容由歷史新知網整理發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