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觸覺:“‘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妳”是“引用”與“比喻”修辭格的套用,描述了觸覺帶來的春風的感受。句子先引用了南宋誌南和尚的詩句,用以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非常親切可感。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妳”用了“比喻”修辭格,這個比喻讓人覺得非常親切、非常生活化,容易勾起人們兒時的回憶,倍感母愛的溫暖和偉大。
二,嗅覺:“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醞釀”將春風以嗅覺的形式展現給人們,帶來輕松歡樂而又有生機的感受。
三,聽覺:“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此句用的是“擬人”修辭格。鳥兒都來“賣弄”歌喉,它們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以“鳥唱”等鳥兒歡快的表現,給人以愉悅的聽覺感受,襯托出人們愉悅的心情,反映出春天給人們、鳥兒、大地上的壹切生靈帶來了歡愉。
擴展資料
《春》是壹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出色散文,將它與此前的同類題材《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兩點突出的變異:壹是感情格調有所不同;二是語言風格的變化。讀《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使人感到其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
而《春》的感情基調則輕松愉快、充滿活力。何以會如此?我猜想至少有這樣兩個原因:壹是本文系朱自清應約為中學撰寫的語文教材,從培養青年進取向上出發,作者采用了相應的積極、樂觀的感情基調。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寫作時的心境。
《春》大概寫於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遊歐洲回國不久,便與陳竹隱女士結為美滿夫妻,並於同年9月出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貴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順境與幸事,不能不對《春》的抒情格調產生影響。作者樂觀感情的傾註,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詩情與畫意結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