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諸葛亮:拒曹操、輔劉備或有私心。且看諸葛三兄弟布局的高明之處

諸葛亮:拒曹操、輔劉備或有私心。且看諸葛三兄弟布局的高明之處

這句出自宋朝詩人陳普《 詠史下·荀彧 》的詩句,無疑是對諸葛亮能力的壹種最好證明。

大致的意思就是說:如果當初諸葛亮是為曹操效力的話,哪怕是晚年,曹操也絕對會起兵征討蜀漢的。

可惜的是,蜀漢有諸葛亮,所謂之:天不遂人願。

要說這諸葛亮輔佐劉備,那可是人盡皆知的,畢竟 劉備三顧茅廬, 諸葛亮再不幫忙的話就真的是擺譜擺大發了。

但是結合 歷史 某些東西來看,似乎又覺得,諸葛亮幫助劉備,三個字: 有私心。

為何這樣說,其實我覺得,這兩個方面至少我們可以從中來說說。

劉備求賢若渴,放下身段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穩住了於自己不利的局勢。是否可以這樣說,劉備“ 慧眼識人 ”。

但是要說到求才,讀過《 三國誌 》的朋友應該知道,曹操重視人才的程度,乃孫權和劉備所不及也。

面向各界三發《求賢令》不說,就拿 陳琳 舉例,當初陳琳追隨袁紹,壹篇討賊檄文寫得可以說:曹操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

但是我們來看曹操的做法:

袁紹兵敗後,陳琳被曹操所俘,出人意料,曹操不僅不計前嫌,而且重用了陳琳。

由此可見,對於諸葛亮,曹操當初絕對是會拉攏的。

民間傳聞,在劉備還未三顧茅廬之前,其實曹操就帶著曹洪以及諸葛亮的同門程昱,拜訪過諸葛亮,只不過碰了壹鼻子灰。

見到諸葛亮的曹操還沒和諸葛亮說上幾句就負氣而走,以至於後世還因為這件事流傳壹句歇後語: 曹操請諸葛--沒誠心

真是因為曹操沒誠心,我覺得顯然不是。以曹操自負的性格,能夠讓他親自登門拜訪,絕不是什麽人都有這資格的。

那就只有壹種可能, 諸葛亮本就對曹操不感冒 。那麽既然這樣說來,諸葛亮會輔佐劉備,至少他在劉備身上看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首先:名聲

劉備相比曹操,可以說在在當時,對劉曹二人的評價可謂壹邊倒的批判曹操。以光復漢室打口號的劉備,比被批為“漢賊”的曹操,名聲可好多了,再者,曹操在徐州的屠殺事情,更是把其推在風口浪尖。

助紂為虐 ”這四個字,顯然,諸葛亮可不想戴這頂高帽子。匡扶漢室,乃順應天命,人心所向,這才是諸葛亮必走的路,哪怕失敗,至少留壹世英名。

其二:利益

諸葛亮雖看上去不食人間煙火,但是士族階層出身的諸葛亮,必然不會允許曹操對士族階層的打壓。

曹操主以“ 寒門思想 ”,痛恨士族階層對政治、權力、經濟的壟斷,這恰恰是和士族階層的矛盾所在。

不提諸葛亮士族階層出身,老丈人黃承彥同樣乃壹代名士,荊州的大族,諸葛亮會任由曹操壯大打壓士族階層? 顯然為了士族階層和自己的利益,這也是做不到的。

三國時期,三足鼎立。 說到這裏,被稱為“ 龍、虎、狗 ”的諸葛三兄弟就必須得說壹說。諸葛亮輔佐劉備,考慮家族或許也在於此。

諸葛三兄弟:乃 龍為諸葛亮、虎為諸葛瑾、狗為諸葛誕。

位於山東瑯琊的諸葛世家,乃西漢名臣、司隸校尉 諸葛豐 之後。

兩漢以及三國時期,由於沒有科舉制度,通常在朝廷任職的基本都是士族階層,司馬家族和諸葛家族,就是三國時期門閥世家、士族階層的典型代表。

兩個家族可謂是人才濟濟 。與其說三國諸侯爭霸,倒不如說就是家族鬥爭。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不管妳多牛的世家,壹旦站錯了隊伍,失敗就標誌著家族在 歷史 上畫個句號。

但我們來看看諸葛三兄弟: 諸葛亮為蜀漢劉備所用,哥哥諸葛瑾為東吳孫權所用,弟弟諸葛誕為曹魏曹丕所用。

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兄弟壹人站壹個隊伍。 這其中的意思壹看就明了。

曹魏、蜀漢、東吳。 這三家勢力,可以這樣說,不管到最後哪壹方的角逐是失敗還是勝利,最起碼的家族勢力都可以得到穩固。最壞的結局最多是自己身首異處,不會牽連太多人。

好壹點的情況更是可以這樣說,任何壹方的失敗哪怕兵敗被俘,只要曾經的弟兄從中遊說壹下,或許保住個小命是應該沒啥大問題的。

如果真如推測壹般,那麽此乃真正“高招也”。

當然 歷史 塵煙已落,諸葛亮當時是出於什麽心境盡心輔佐劉備,我們只能從遺留的史料來分析壹二,真實已經無從得知。

但是有壹點絕對是可以肯定,諸葛亮如果真想置身事外,沒人會去強迫。既然參與進來,只說他是礙於面子或者單純的興趣,恐怕說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