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甫《春夜喜雨》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唯有江邊漁船上的壹點漁火放射出壹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布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壹定是壹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在經過壹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後,終因陜西旱災而來到四川成都定居,開始了在蜀中的壹段較為安定的生活。
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詩詞賞析
《春夜喜雨》這首詩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致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
平常之景最為難寫,能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臨其境,只有大詩人能夠做到。
這是壹首五律,前兩聯用流水對,把春雨的神韻壹氣寫下,末聯寫壹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壹體。
詩人是按先傾耳聽雨、再舉首望雨、後閉目想象的過程和角度,去表現春夜好雨的。詩從聽覺寫至視覺,乃至心理感覺,從當夜想到清晨,結構嚴謹,描寫細膩,語言錘煉精工,巧妙地運用了擬人、對比等具有較強表現力的藝術手法。
詩中句句繪景,句句寫情,不用喜悅歡愉之類詞匯,卻處處透露出喜悅的氣息、明快的情調。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裏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裏迸透。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壹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
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裏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
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自然也是壹種很崇高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