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的解答思路是:壹是弄明白什麽是“托物言誌”,二是弄明白竹子的寓意是什麽,三是開始寫作“竹子”寓意的文章。
壹、什麽是“托物言誌”與竹子的寓意
所謂托物言誌,就是指通過描寫具體的客觀事物,來寄托、傳達自己的某種感情、抱負和誌趣的壹種手法。
如古代詩人於謙的《石灰吟》,就是詩人借物詠懷之作,通過描寫開采石頭燒成石灰的過程及結果,抒發了詩人不畏艱難困苦的情懷和光明磊落的思想。
松、竹、梅是詩文中吟詠不絕的主題,松與竹歷經隆冬而不雕,梅寒是迎著寒風而怒放,因此而雅稱為“歲寒三友”。
竹子蘊含正直清白的氣節,常可表現剛正不阿、堅韌不拔等氣概。
二、托物言誌的寫竹子作文下面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
所選的例子;來自《最新小學生分類作文》中的壹篇文章,見該書第53頁。因為小學生是初步接觸托物言誌作文,所以選了小學生的作文,很切合小學生實際,參考作用較大。請看這篇題為《竹子》的言誌作文——
孫老師的屋裏掛著許多張竹子。有風竹、雨竹、雪竹、青竹、墨竹,姿態萬千,栩栩如生。我看到這些竹子非常有特色,便想去學畫竹子。
我跟爸爸說了這個想法,爸爸說:“想學畫竹,非易也!竹竿如楷書,竹節如行書,竹葉如草書。想畫竹,必先練字。古人雲‘松竹梅,歲寒三友’。”我聽後問道:“真那麽難嗎?”“可不是,風下、雨下、雪下、月下的竹子都是不壹樣的。”這時,爺爺過來給我講了壹個故事:
清朝有位畫家,名叫鄭板橋,壹生酷愛畫竹,他筆下的竹子千姿百態,飄灑自如,他曾寫過壹首詩,是贊美竹子的剛勁挺拔的。
咬住青山不放松,
紮根原來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充分表現了作者不向權貴屈服,不與舊勢力同流合汙,堅強不屈的氣節!
我聽完這個故事,就下決心開始練習書法。我練了壹個多月的字,畫了壹張“風墨竹”。爸爸看完鼓勵道:“好!有點竹子樣兒,只要妳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會有成果的。”鄭板橋壹生都在畫竹。他曾說過:“四十年間畫竹枝,日間揮灑夜間思。”這說明了文如其人,畫如其人的道理。要想畫好竹子,就首先要做個剛強、正直的人。
這壹篇作文就是把鄭板橋的詩句引進來,並用以托物言誌,其巧妙之處就是借助古人名句來表達思想,也就是借助名家詩句來“托物言誌”,借古人之話語,來言自己的心聲,這不是很巧妙的寫法嗎?值得借鑒喲!
解釋壹下鄭板橋這四句詩的意思:竹子緊緊咬住青山不放松,原來它是把根深深紮在了巖石縫中。不管怎麽磨煉和打擊,也不管是東風、西風、南風、北風,它都壹樣堅韌挺拔。這是壹首詠物詩,從字面上看是在吟詠竹子頑強而又執著的品格,實際上作者也是借竹子“言誌”,表達自己堅韌不拔、剛正不阿、高風亮節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