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在康、雍、乾三朝的工藝美術品,如玻璃器、瓷器、琺瑯器、金銀器、玉器、漆器等,無不制作精美,裝飾華麗,體現了清代“康乾盛世”的氣魄和時期特點。
僅就漆器而言,在清朝康、雍、乾時期進入漆器發展的黃金時期。最能代表清代漆器制作水平的是清官造辦處制作的漆器,其中,清代制作的壹色漆器有朱漆、黑漆和金漆等。
黑漆與朱漆是漆工藝中最常用的裝飾手法,也是漆工藝中制作最多、最普及的品種。
黑漆與朱漆是伴隨著漆工藝的產生而出現的,清代繼承了這壹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工藝,制作了許多黑漆與朱漆的器物。
清代制作的黑漆與朱漆器以具有實用價值的器物居多,黑漆有圓腿書桌、條桌、膳案、香幾、硯盒、捧盒、筆管等;朱漆的有書桌、痰盂、香盒、捧盒等。
這壹類漆器雖無任何裝飾與花紋,卻以其優美的造型和純正的漆色取勝。其中清乾隆年間制作的脫胎朱漆盤、蓋碗、盒,是朱漆中的代表作。
金漆就是在器物上貼金的做法。貼金的方法有貼金、上金、泥金。清代以金漆制成的漆器最著名的就是陳設在太和殿象征皇權威嚴、神聖的金漆龍紋寶座、屏風等作品。在清代以金漆為地的漆器制作較多,其上又加其他的裝飾工藝,如描金、描銀、描漆等。
描金漆有黑漆描金與朱漆描金兩種。屬於清早期的描金漆器較少,雍正、乾隆時期曾制作了大量的描金漆器。
乾隆時期的描金漆器不僅數量多、器物造型變化多,而且黑漆描金、朱漆描金兼而有之,也有少數的紫漆描金、罩金漆等。
罩金漆應稱為“描金罩漆”,壹般是在描金花紋上再罩壹層透明漆,仍可看到描金花紋。這種技法在明晚期漆器中已有,以盤居多。
清代繼承了這壹髹漆傳統,制作的器物仍然以盤為主,描繪山水景色,或花卉配以詩句。罩金漆既保護器物的金色不被磨損,又使花紋區別於描金,別具特色。
如乾隆黑漆描金開光方勝式盒,長36.7厘米,寬19厘米,高3.7厘米,雙方勝形。通體黑漆地,施彩金象描金及灑金地花紋。雙盤心均隨形開光,內繪山水人物、亭臺樓榭景色,盤邊飾花卉錦紋。
盤外繪菊花、石竺、梅花、牡丹、蘭花等團花紋。盤底髹黑光漆,描金折枝花卉,描紅漆紋理,用筆簡練,花紋工整秀麗。外底中心有雙方圈楷書描金“乾隆年制”雙行款。
在描飾類漆器中,除了描金,還有描漆與描油。描漆是早期漆器中最常使用的漆工藝,即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種色漆繪出花紋的做法,又稱“彩漆”、“描彩漆”。
清代漆器中具有清早期風格的描彩漆有牡丹紋長方幾。清雍正時期的描彩漆作品較多。清乾隆時期描彩漆制品相對減少,帶有款識的作品較少。
漆畫也是描漆的壹種,只是色彩更為單純更為寫意。它是用壹種顏色漆在漆地上描繪花紋,再用黑漆、金漆或其他色漆勾描紋理。
描油是以油代漆,在漆器上畫出花紋的做法。描油與描漆的不同處是描油可以調制出任何顏色,色彩變化多,紋飾絢麗多彩。
描金彩漆是描金與描彩漆兩種漆工藝的合稱。清代漆器的特點之壹就是多種漆工藝的綜合運用,即在壹件器物上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漆工藝。
清代的描金彩漆作品數量比較多,造型豐富多彩,有實用品和觀賞品兩大類。壹般均以描金勾勒紋飾的輪廓及細部紋理,以彩漆描飾花紋,既金碧輝煌,又斑斕絢麗。用描金彩漆制成的漆器有盤、盒、杯、瓶、筆筒、幾等。其中盤有葵瓣式、海棠式、菱花式,盒有萬字盒、壽字盒、八角盒、葫蘆盒、六瓣盒等。
戧金彩漆是“戧金”和“彩漆”兩種工藝同時施於壹器之上。戧金彩漆有兩種:壹種是“戧金填彩漆”,壹種是“戧金描彩漆”。
這兩種方法制成的漆器在清代同時存在,都是用“戧金”勾勒出花紋圖案的輪廓及枝葉的細部紋理。
清代最早的戧金彩漆是康熙時期的器物。其中有戧金雲龍紋方幾、戧金雲龍紋炕桌和戧金雲紋葵瓣式盤等。清康熙戧金彩漆作品有的直接在漆地上飾花紋,有的則做成填漆錦紋地,在錦地之上再飾花紋。它們在制作工藝上雖有繁簡之別,但從器物的裝飾效果看,當以後者更佳,似“錦上添花”。
清乾隆時期的戧金彩漆器物造型豐富,裝飾富麗堂皇,並在器物底部依據所飾圖案的內容為器物定名。例如,雙鳳長盒、吉祥圓盤、八仙長盒、鶴鹿長盒、瑞草圓盒、如意宮盒、雙喜方盒、菱花鳳盒、海棠仙盒、萬福鳳盤等。從其所定器物之名可以看出,大都是與長壽、祝福有關的吉祥圖案。
此外,還有戧金彩漆壽春盤、銀錠式盒、魚式盒、桃式盒、雲龍菊瓣盒、六瓣式盤等,均以其奇特的造型和富於變化的圖案取得了形式和內容的協調統壹。這類制作講究的工藝品是清乾隆以後漆器工藝無法企及的。
清代的嵌螺鈿工藝在繼承明代傳統的基礎上有了長足的發展。嵌螺鈿漆器的數量增多,造型豐富。既有大件的家具,也有小件的盤碗;既有嵌厚螺鈿的,也有嵌薄螺鈿,並出現了鮮艷的襯色螺鈿。
清代的嵌螺鈿漆器有純嵌螺鈿的,也有與其他工藝如描金、彩漆等相結合的。
清代嵌螺鈿漆器中最早始於清康熙時期,其中黑漆嵌螺鈿平頭案、黑漆嵌螺鈿龍紋箱、黑漆嵌螺鈿書格、黑漆嵌螺鈿職貢圖盒,均是清早期嵌螺鈿漆器的精品。
如康熙黑漆嵌五彩螺鈿山水花卉書格,高223厘米,寬114厘米,縱57厘米。書格本為壹對,楠木胎,方角,格4層,每層板下用3根穿帶承托,最上層頂板穿帶安在板上。最底層四足間加牙條、牙頭。書格周身髹黑退光漆,漆上以五彩螺鈿和金、銀片托嵌成136塊66種不同的花紋圖案,其中包括8種人物山水、22種花果草蟲、36種錦紋。是至今所見裝飾錦紋最多的實物書格,四腿鑲鑿銅鍍金筒狀包角。
下面第二層中間穿帶刻“大清康熙癸醜年制”款。做工精細,圖案豐富,色彩絢美,特別是所嵌螺鈿、金銀片極薄。在狹小的面積上做出十幾個單位的錦紋圖案,顯示出極高的工藝技巧。
清代雕漆以乾隆時期制作的最多,有剔紅、剔黃、剔彩、剔黑、剔犀等品種,雕漆作品的範圍幾乎涉及宮廷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中典章禮儀品有寶座、屏風、如意等;家具類有桌、椅、繡墩、幾等;陳設品有瓶、花觚、尊、插屏、天球瓶、爐瓶盒等;文房用品有筆筒、成套文房用具、筆管、筆匣等,還有大量制作精美的珍玩。
如乾隆剔紅《洗桐圖》寶盒,高12厘米,口徑29.6厘米,盒通體髹朱漆,蓋面隨形開光,內雕天、地、水錦紋為地,上壓雕流雲、山石、修竹、曲欄、梧桐,壹老者端坐於院中,壹童子侍立於後,另3個童子正在洗擦梧桐樹。盒壁上下各五開光,分別雕牡丹、菊花、梅花、荷花、月季等花卉紋,開光外雕雜寶紋,口緣雕回紋。
盒內及底髹黑漆,蓋內有填金“洗桐寶盒”器名款,底刻“大清乾隆年制”楷書款。
清乾隆年間,養心殿造辦處仍設有“油漆作”,負責制作皇家使用的各種漆器用品。禦用雕漆卻不是在造辦處制作的,而是在蘇州制作的。清官檔案中有明確的記載。
清代雕漆繼承了明代嘉靖和萬歷時期的風格,不善藏鋒,刀痕外露,雖有磨工,但遠不如明早期那般圓潤光滑。盡管如此,清代前期雕漆工藝在表現形式之豐富、雕刻之精細等方面仍然超越了前代,達到歷史的峰巔。
如太和殿金漆雲龍紋寶座,即皇帝穿朝服所坐的龍椅,通高172.5厘米,座高49厘米,寬158.5厘米。座前腳踏高30厘米。寶座有個“圈椅”式椅背,由金絲楠木制成,上面刻有形象生動的蟠龍。寶座“圈椅”由中間向兩側逐漸走低。靠背背板平雕陽文雲龍。
整個寶座從上到下都有相應的花紋圖案,***有13條金龍盤繞。整個寶座外髹金漆,顯得金光燦爛,富麗堂皇,是紫禁城也是當時全國最大、最高檔次的禮制用具。
清嘉慶雕漆有壹件帶有款識的《羲之觀鵝圖》筆筒,其刀法、圖案風格均保持有清乾隆時期的特點。
觀鵝圖筆筒通高14.8厘米,口徑10.2厘米。筆筒窄折邊口,平底,附座。筒外壁壓雕山水亭榭、人物樹木。畫面中清水壹池,遊鵝泛波,壹老者坐於池畔榭中觀看水中遊鵝,小橋之上有兩人行走,隨行其後的童子懷中抱琴,是為攜琴訪友之意。
景物雖多,但層次清晰,意境恬淡深遠。器物上刻幾種錦地以示不同的空間。底部髹黑漆,中心鐫篆書“嘉慶年制”4字款。
此筆筒漆層較厚,雕刻刀法精密,棱線深峻有力,紋飾清晰醒目,色澤艷麗。其刀法及圖案風格均保持著乾隆時期雕漆的壹些特點。
此筆筒為現知唯壹嘉慶款的雕漆作品,對於研究乾隆以後雕漆工藝的發展變化及嘉慶時雕漆的風格特征均極有價值。
清嘉慶以後,雕漆工藝日趨衰落。清光緒時技法失傳,慈禧太後六十壽辰時令蘇州承辦漆器,唯雕漆壹項無人能制作。
清代漆器的發展得到了皇帝的推崇,因此在宮內,漆器應用非常廣泛,已經滲透到宮廷生活的每壹個領域,各地官員也將漆器作為重要貢品進貢朝廷。
清代造辦處集中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具有雄厚的物質基礎。由於不惜工本,所以制作出的漆器華麗精美,代表了清代漆藝的最高水平,同時也體現了皇家的藝術風格及審美情趣。
如清黑漆嵌螺鈿五子奪魁盒,高6.8厘米,口徑16.8厘米,圓形,平頂。黑漆地嵌薄螺鈿間貼金。蓋面梧桐下,壹婦人倚坐於石桌旁,觀五子嬉戲庭前。盒內嵌白玉十二屬相及冊頁“禦制壽民詩”。
除了造辦處,全國還有許多地方也制作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漆器,如揚州的鑲嵌漆器、福建的脫胎漆器、山西的款彩漆器、貴州的皮胎漆器等,還有蘇州、杭州、四川、廣東、北京等地也都制作了各具特色的漆器。
歷史上揚州是重要的漆器制作地。到了清代,揚州是著名的商業城市,玉器和漆器享譽全國。
揚州漆藝最高成就的是百寶嵌工藝。盧葵生便是揚州著名的髹漆藝人,精於百寶嵌工藝,盧氏作品以文房用品居多,如漆硯盒、漆壺、筆筒、果盒、套盒、臂擱、琵琶等。
清代的福建以制作脫胎漆和木雕金漆而著稱。清乾隆中期著名髹漆藝人沈紹安掌握了髹漆技巧,領悟到我國泥塑佛像和夾纻造法,因而創造出別具壹格的脫胎漆器。
沈氏所制漆器在調料時除用油料沖淡原漆外,主要以金粉、銀粉作調和料,解決了壹般漆色幹後變為黝黑,難與其他鮮色顏料調和的困難,調配出許多前所未有的漆色,如珊瑚紅、淡黃色、橘黃色、白色、蘋果綠、松綠等鮮艷的色彩。
清代的貴州以制作皮胎漆器而聞名於世。它作為地方漆器的壹個品種貢入宮廷。皮胎漆器較之木胎體輕、韌度好。
其制作方法為在牛皮胎上刷黑漆或朱漆作地,再在漆地上用金描繪花紋,有的則再罩上壹層籠罩漆。貴州所制作的皮胎描金漆器多為盤、碗、盆、盒等日常生活用品,使用價值頗高。
蘇州是清代宮廷造辦處制作雕漆的中心,其造型、圖案、款識直接受宮廷造辦處指揮和控制。除了官辦作坊直接為宮廷服務,地方漆器作坊也深受宮廷漆器影響,其雕刻風格是相同的。
每年慈禧過生日時,許多大臣也購買北京雕漆作為貴重禮品貢入皇宮。如慈禧太後雕漆嵌玉屏風,相傳為兩江總督端方為祝賀慈禧太後六十壽辰進貢的雕漆器,為蘇州名匠梁福盛制作。寶座高115厘米,寬127厘米。屏風高271厘米,連座高314厘米。
杭州曾是南宋制漆的中心之壹,有許多壹家壹戶的漆器作坊。清代的杭州仍保留了過去的傳統,漆器制作以壹家壹戶為單位,大多制作罩漆。
在地方貢品中,四川進貢漆器的記錄較少,只有清乾隆五十二年四川布政使王站柱進貢雕漆的記載。其中有壹件方套盒,盒底有書“四川勸工局謹制”款。此盒構圖簡練,紋飾疏朗,線條流暢,采用了款彩與描彩漆兩種漆工藝。從此盒的款識分析,這件漆器是清代中後期由四川的官辦作坊制作的,較為精致,形制也別出心裁。
廣東是清代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也是清代制作多種工藝品的著名之地。廣東制作的象牙、家具、琺瑯、玻璃、玳瑁、鼻煙壺等制品享譽京城,也是廣東官員向清官進貢的主要工藝品。
北京漆器以雕漆為主。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的德誠局、甫潤齋等作坊對流落民間的清乾隆雕漆曾有過研究。此外,繼古齋有3位師傅也制作雕漆,但他們制作的雕漆不仿古代,有其獨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