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青山未得過,鏡中無那鬢絲何。
只言旋老轉無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滿眼青山未得過” ,放眼望去是依依青山,只是沒有閑情去遊覽過。人到中年之後,在生活中需要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但時間又有限,於是,生活總處於壹種“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感覺。詩人並沒有直接寫這種感覺,只是說秀美的山川近在眼前,但自己卻沒有時間去遊賞,從側面委婉地寫出人到中年之後,忙碌緊張的生活狀態。
“鏡中無那鬢絲何” ,攬鏡自照,對鬢角的白發感到無可奈何。詩人攬鏡自照,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鬢角已經花白,他不禁愕然,原來時間真的如此無情?原來自己真的已經到了人生中的秋天?原來壹切的過往都已成為了回憶?但時間像東流之水,壹去不復返,對於這壹切,詩人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
“只言旋老轉無事” ,原本以為等年紀大了就會輕松自在起來。詩人無奈地接受了人到中年的現實之後,回憶起了過往。在年輕的時候,詩人希望變老,因為在年輕時候的詩人看來,等人到中年之後就會輕松自在起來,然而現實卻與詩人當年的期待相反。這壹方面表明,詩人年輕的時候也不得清閑;另壹方面表達出了事與願違的無奈之情。
“欲到中年事更多” ,沒想到人到中年瑣事更繁多。在年輕時,詩人想象自己的中年生活應該是悠遊自在的。人到中年之後,生活卻不是自己當年想象的那種模樣。本來期待“無事”,卻“事更多”,於是,想象和現實之間出現了壹個巨大的落差。可是,人生沒有假設,只有現實,這種落差使詩人心中的無奈之情更增壹層。
“四十而不惑”,人到中年之後,更能看清生活真實的模樣。正是這份清醒,讓中年人意識到肩上的責任,也體會到了生活的無奈。於是,中年人在負重前行之余,也需要稍作停歇,以排解由生活的壓力所帶來的負面情緒。詩人的這首《書懷》便體現了這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