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寫出兩句關於家的詩句
寫出關於家的詩句(家的描寫家的詩句) 1.家的描寫家的詩句
日暮鄉關何處是——古詩中的鄉愁 思鄉,自古以來壹直是詩歌表現的主題之壹。
尤其是在交通、通訊極不發達的古代,壹旦離鄉,前路漫漫,何日是歸年;關山重重,鄉書誰人傳遞?於是,遠在他鄉異地的詩人,常常不禁悲從中來,美麗而憂傷的詩句便汩汩而出,成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篇。 觸景生情。
詩人們魂牽夢縈的思鄉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種機緣而奔湧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懸、夕陽西下、塞外蘆笛等等,都會牽動詩人對故土的思念。
詩人往往因之而揮灑自己的詩情。被稱做中國第壹思鄉詩的《靜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觸發詩人思鄉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
深秋之夜,壹輪滿月掛在天邊,月光透過窗戶,照在詩人的床前,那麽皎潔,以至詩人疑是“地上霜”。壹個“霜”字,不僅寫出了月色之白,更給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接著詩人不禁壹“舉”頭、壹“低”頭,由“望”而“思”。細致的動作逼真地寫出了詩人的心理活動。
詩人仰望著玉盤的明潔,月桂的婆娑,思緒聯翩:今夜的月兒多圓啊,可人呢?怎能團圓!於是詩人想起了故鄉。想起了故鄉的什麽呢?詩人沒有具體講。
還是讓我們讀者去想象吧。 再來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這首詩中,也寫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淒涼的氛圍。
這樣的景色加上戍卒將士長年在邊關要塞,更覺寂寞。在這樣的氛圍中,忽然不知從何處傳來蘆笛聲,婉轉悲切,如泣如訴。
這裊裊之音,深深地觸動了將士們的懷鄉之情。“壹夜”可見思緒持續時間之長;“盡望”點出感染範圍之大。
同樣,李白也寫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的詩句。都以蘆笛聲為誘因,表現深切的思鄉之情。
悲涼哀怨,感人至深。 遙思遠憶。
上壹類的古詩往往是詩人因景物而引起思鄉之情,而思鄉的具體內容,詩人並沒說明。還有壹類詩則是通過思念故鄉的具體情景來表現詩人的鄉愁。
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壹人。
佳節,本是家人親友團聚的日子,但詩人卻“獨”在“異”鄉,因而“倍思親”。詩人思念什麽呢?詩中構想了這樣壹幅情景:在這重陽佳節,家裏的兄弟都登高去了。
他們壹個個唱著跳著,歡快熱鬧。可就在他們挨個插遍茱萸的時候,遺憾地發現還少了壹個人。
兄弟們也許壹下子安靜下來,手執多出的壹棵茱萸念叨著遠行的我呢。這裏,由“遍插”到“少壹人”自然引起了情思。
詩人通過想象出來的情景,曲折地表現自己的鄉愁,顯得婉約動人。 無獨有偶,白居易的《邯鄲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遠在異鄉的詩人,在冬至的夜裏,形影相吊。
此時只有燈影相伴,寒氣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燈加上冷清,自然會想起家裏的溫暖,親情的溫馨。
但詩人並沒有寫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時也會坐到深夜,同樣在想著自己。他們此時大概正在念叨著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樣吧。
其實詩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筆表現出自己對家人的深切思念。質樸而深情。
問訊梅菊。“美不美,家鄉水;親比親,故鄉人。”
遠在異地,當見到從故鄉來的人時,那種激動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見面時壹下子湧上心頭的壹定有許多情況要打聽:家人是否平安?故鄉的父老鄉親生活怎樣?等等。
但有這樣的壹位詩人,他並不問這些,而只是問綺窗前的寒梅開了沒有: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熱愛家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表現在熱愛家鄉的山水、土地、風物、人情,以至壹草壹木上。
妳看,詩人問家鄉寒梅時是那麽仔細——“綺窗前”,那麽關切——“著花未?”從中可見詩人對家鄉時時懷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聖潔的象征,詩中的寒梅顯然是代表故鄉的。
故鄉在詩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詩歌從小處著眼,表面看來,似壹杯淡水。其實於平淡處,含有濃郁的詩情,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強烈眷戀。
我常想,王維寫這首詩是不是受南朝陳文學家江總的啟發呢?《長安九日》: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園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詩中先寫自己“心”與“形”的南轅北轍,形象而精練地寫出了羈旅遠方的心卻飛回了故鄉。
詩人想念故鄉,想象著那籬笆邊純潔美麗的菊花,“今日幾花開?”是開了壹朵、兩朵,還是三朵、四朵呢?讀著這樣的詩句,我們仿佛看到詩人還要壹壹去點數似的,那急切之狀、癡情之態,躍然紙上,真是壹往情深啊! 修書傳語。關山難越,錦書難寄。
思鄉的人啊,往往只能對月空吟,對影沈思。此時,要是遇到趕往故鄉去的人,那叫詩人們多麽欣喜啊!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 終於可以給家鄉捎封信了!詩人把全部的思鄉之情都傾註在家書中。
他寫了又寫,看了又看。覺得該說的全說了,才把信封上。
但在行人要出發的時候,詩人還是禁不住又拆開封,再看看。生怕還有什麽沒說清楚。
詩中的“欲”。
2.描寫家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萬家燈火的詩句有:
1. 《滿庭芳·千裏旌麾》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千裏旌麾,萬家燈火,曉來氣靄佳瑞。
2. 《上元戲呈貢父》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
3. 《遊白雲歸,感賦四律,並柬同遊諸子》年代: 近代 作者: 寧調元——江水南流夜有聲,萬家燈火夾江明。
4. 《和朱給事上元早雪》年代: 宋 作者: 李復——萬家燈火方行樂,九陌輪蹄肯放閑。
5. 《元夕》年代: 宋 作者: 邵伯溫——從昔遨遊盛兩川,充城人物自駢闐。萬家燈火春風陌,十裏綺羅明月天。
6. 和兗弟與梁況之學士同作四絕句·右二首並和》年代: 宋 作者: 蘇頌——湖上歸時暮氣侵,松香花露拂巾簪。萬家燈火沙河裏,月色相和廓暝陰。
7. 《元夕同友街遊》年代: 宋 作者: 曾由基——月韻梅梢漏未央,緩尋夢境小相羊。萬家燈火天無夜,十裏綺羅風自香。
8. 《中書程先生委校勘春秋分紀大參李雁湖文集因》年代: 宋 作者: 曾由基——雪柳梢頭鬧玉梅,萬家燈火月樓臺,校讎幸不開天上,省得扶藜太乙來。
9. 《真定懷古》年代: 元 作者: 陳孚——千裏桑麻綠蔭城,萬家燈火管弦清。
10. 《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陳克橋——北橋南新雨晴。柳邊花底暮寒輕。萬家燈火照溪明。
3.古代描寫家的詩句
1、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江 村 杜甫 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3、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嫁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5、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6、張 籍 秋思 洛陽城裏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7、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8、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壹程,水壹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 風壹更,雪壹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9、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0、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4.描寫家鄉的詩句
家是王維《雜詩》中“來日綺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那輪明月。
家是馬致遠《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腸
家是崔顥《黃鶴樓》中“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縷縷愁思。
家是李白《春夜洛陽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那撩人的夜曲。
家是張繼《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那夜半歌聲。
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似箭歸心。
家是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5.寫出兩句含“家”字的詩句
1、《鷓鴣天·困不成眠奈夜何》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歸未轉愁多。
暗將往事思量遍,誰把多情惱亂他?
些底事,誤人哪,不成真個不思家。
嬌癡卻妒香香睡,喚起醒松說夢些。
2、《鷓鴣天·夢斷京華故倦遊》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夢斷京華故倦遊。只今芳草替人愁。陽關莫作三疊唱,越女應須為我留。看逸韻,自名流。青衫司馬且江州。君家兄弟真堪笑,個個能修五鳳樓。
3、《示兒》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得道如良賈,深藏要若無。
冶金寧輒躍?韞玉忌輕沽。
儒術今方裂,吾家學本孤。
汝曹能念此,努力***枝梧。
4、《西江月·宮粉厭塗嬌額》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宮粉厭塗嬌額,濃妝要壓秋花。西真人醉憶仙家。飛佩丹霞羽化。十裏芬芳未足,壹亭風露先加。杏腮桃臉費鉛華。終慣秋蟾影下。
5、《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年代: 宋 作者: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寫出兩句關於家的詩句 1.寫出兩句含“家”字的詩句
1、《鷓鴣天·困不成眠奈夜何》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歸未轉愁多。
暗將往事思量遍,誰把多情惱亂他?
些底事,誤人哪,不成真個不思家。
嬌癡卻妒香香睡,喚起醒松說夢些。
2、《鷓鴣天·夢斷京華故倦遊》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夢斷京華故倦遊。只今芳草替人愁。陽關莫作三疊唱,越女應須為我留。看逸韻,自名流。青衫司馬且江州。君家兄弟真堪笑,個個能修五鳳樓。
3、《示兒》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得道如良賈,深藏要若無。
冶金寧輒躍?韞玉忌輕沽。
儒術今方裂,吾家學本孤。
汝曹能念此,努力***枝梧。
4、《西江月·宮粉厭塗嬌額》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宮粉厭塗嬌額,濃妝要壓秋花。西真人醉憶仙家。飛佩丹霞羽化。十裏芬芳未足,壹亭風露先加。杏腮桃臉費鉛華。終慣秋蟾影下。
5、《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年代: 宋 作者: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2.家的描寫家的詩句
日暮鄉關何處是——古詩中的鄉愁 思鄉,自古以來壹直是詩歌表現的主題之壹。
尤其是在交通、通訊極不發達的古代,壹旦離鄉,前路漫漫,何日是歸年;關山重重,鄉書誰人傳遞?於是,遠在他鄉異地的詩人,常常不禁悲從中來,美麗而憂傷的詩句便汩汩而出,成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篇。 觸景生情。
詩人們魂牽夢縈的思鄉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種機緣而奔湧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懸、夕陽西下、塞外蘆笛等等,都會牽動詩人對故土的思念。
詩人往往因之而揮灑自己的詩情。被稱做中國第壹思鄉詩的《靜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觸發詩人思鄉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
深秋之夜,壹輪滿月掛在天邊,月光透過窗戶,照在詩人的床前,那麽皎潔,以至詩人疑是“地上霜”。壹個“霜”字,不僅寫出了月色之白,更給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接著詩人不禁壹“舉”頭、壹“低”頭,由“望”而“思”。細致的動作逼真地寫出了詩人的心理活動。
詩人仰望著玉盤的明潔,月桂的婆娑,思緒聯翩:今夜的月兒多圓啊,可人呢?怎能團圓!於是詩人想起了故鄉。想起了故鄉的什麽呢?詩人沒有具體講。
還是讓我們讀者去想象吧。 再來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這首詩中,也寫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淒涼的氛圍。
這樣的景色加上戍卒將士長年在邊關要塞,更覺寂寞。在這樣的氛圍中,忽然不知從何處傳來蘆笛聲,婉轉悲切,如泣如訴。
這裊裊之音,深深地觸動了將士們的懷鄉之情。“壹夜”可見思緒持續時間之長;“盡望”點出感染範圍之大。
同樣,李白也寫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的詩句。都以蘆笛聲為誘因,表現深切的思鄉之情。
悲涼哀怨,感人至深。 遙思遠憶。
上壹類的古詩往往是詩人因景物而引起思鄉之情,而思鄉的具體內容,詩人並沒說明。還有壹類詩則是通過思念故鄉的具體情景來表現詩人的鄉愁。
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壹人。
佳節,本是家人親友團聚的日子,但詩人卻“獨”在“異”鄉,因而“倍思親”。詩人思念什麽呢?詩中構想了這樣壹幅情景:在這重陽佳節,家裏的兄弟都登高去了。
他們壹個個唱著跳著,歡快熱鬧。可就在他們挨個插遍茱萸的時候,遺憾地發現還少了壹個人。
兄弟們也許壹下子安靜下來,手執多出的壹棵茱萸念叨著遠行的我呢。這裏,由“遍插”到“少壹人”自然引起了情思。
詩人通過想象出來的情景,曲折地表現自己的鄉愁,顯得婉約動人。 無獨有偶,白居易的《邯鄲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遠在異鄉的詩人,在冬至的夜裏,形影相吊。
此時只有燈影相伴,寒氣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燈加上冷清,自然會想起家裏的溫暖,親情的溫馨。
但詩人並沒有寫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時也會坐到深夜,同樣在想著自己。他們此時大概正在念叨著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樣吧。
其實詩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筆表現出自己對家人的深切思念。質樸而深情。
問訊梅菊。“美不美,家鄉水;親比親,故鄉人。”
遠在異地,當見到從故鄉來的人時,那種激動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見面時壹下子湧上心頭的壹定有許多情況要打聽:家人是否平安?故鄉的父老鄉親生活怎樣?等等。
但有這樣的壹位詩人,他並不問這些,而只是問綺窗前的寒梅開了沒有: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熱愛家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表現在熱愛家鄉的山水、土地、風物、人情,以至壹草壹木上。
妳看,詩人問家鄉寒梅時是那麽仔細——“綺窗前”,那麽關切——“著花未?”從中可見詩人對家鄉時時懷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聖潔的象征,詩中的寒梅顯然是代表故鄉的。
故鄉在詩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詩歌從小處著眼,表面看來,似壹杯淡水。其實於平淡處,含有濃郁的詩情,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強烈眷戀。
我常想,王維寫這首詩是不是受南朝陳文學家江總的啟發呢?《長安九日》: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園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詩中先寫自己“心”與“形”的南轅北轍,形象而精練地寫出了羈旅遠方的心卻飛回了故鄉。
詩人想念故鄉,想象著那籬笆邊純潔美麗的菊花,“今日幾花開?”是開了壹朵、兩朵,還是三朵、四朵呢?讀著這樣的詩句,我們仿佛看到詩人還要壹壹去點數似的,那急切之狀、癡情之態,躍然紙上,真是壹往情深啊! 修書傳語。關山難越,錦書難寄。
思鄉的人啊,往往只能對月空吟,對影沈思。此時,要是遇到趕往故鄉去的人,那叫詩人們多麽欣喜啊!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 終於可以給家鄉捎封信了!詩人把全部的思鄉之情都傾註在家書中。
他寫了又寫,看了又看。覺得該說的全說了,才把信封上。
但在行人要出發的時候,詩人還是禁不住又拆開封,再看看。生怕還有什麽沒說清楚。
詩中的“欲”。
3.寫出有關家的課文壹篇和古詩兩句
1、集群聖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頌孔子
2、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頌屈原
3、諸葛亮:a.誌見出師表;好為梁父吟。b.兩表壹對,鞠躬盡瘁酬三顧;鼎足七出, 威德鹹孚足千秋。
4、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頌韓愈
5、韓潮學派百三匯,公起文章八代衰。——頌韓愈
6、兵甲富於胸中,壹代功名高宋室;憂樂關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蘇臺。——頌範仲淹
7、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頌文天祥
8、宰相狀元余事之,文章義節兩兼之。——頌文天祥
9、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頌辛棄疾
10、有誌者事競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撰聯頌項羽、勾踐
11、壹代君權痛蠶室,千秋史筆溯龍門。——頌司馬遷
12、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淩霄漢;幽而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頌司馬遷
13、質而綺,真且醇,自可傳之千古;樽中酒,篙下詩,豈甘了此壹生。——頌陶淵明
14、玉茗堂中傳蝶夢,臨川集上插芳馨。——頌湯顯祖
15、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綠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頌李清照
16、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頌李白
17、)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壹家。——頌李白
18、緬想忠貞,補闕拾遺猶昨事;何來環佩,清輝香霧替詩魂。——頌杜甫
19、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頌社甫
20、詩史數千言,秋天壹鵠先生骨;草堂三五裏,春水群鷗野老心。——頌杜甫
21、筆諍時政,心在蒼生,萬戶爭傳新樂府;堤建西湖,神歸東洛,千秋永祀老詩翁。—— 頌白居易
22、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上別離情。——頌白居易
23、生死壹知己,存亡兩婦人。——頌韓信。 (註:“知己”指蕭何,“婦人”指漂母和呂後)
24、青冢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頌王昭君
25、王業不偏安,兩表於今懸日月;臣言當盡瘁,六軍長此駐風雲。——頌諸葛亮
26、宦遊西蜀,誌復中原,高吟鐵馬銅駝,煙塵誓掃還金闕;詩繼少陵,派開南宋,更入清風明月,池館重新接草堂。——頌陸遊
27、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須有,忠冢棲霞山,長留人願,國魂幾時北來。——頌嶽飛
28、寫鬼寫妖高人壹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頌蒲松齡
29、著作最謹嚴,豈徒中國小說史;遺言猶沈痛,莫作空頭文學家。——頌魯迅
30、萃父子兄弟於壹門,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駢散詩詞之特征,千變縱橫識其源。——頌三蘇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