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的意思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的意思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是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誌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的意思。

1、原文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譯文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遮得連綿雪山壹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裏,遙遙相望。

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誌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3、註釋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將哥舒翰築城於此,置神威軍戍守。

長雲:層層濃雲。

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雲。

孤城:即玉門關。

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壹作“雁門關”。

破:壹作“斬”。

樓蘭:漢時西域國名,即鄯善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壹帶。西漢時樓蘭國王與匈奴勾通,屢次殺害漢朝通西域的使臣。此處泛指唐西北地區常常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政權。

終不還:壹作“竟不還”。

4、出處

唐代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擴展資料:

詩句賞析: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

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

“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征, “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壹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

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誌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壹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壹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