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公無渡河苦渡之,釣魚閑客卷綸遲。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壹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別號飛熊。商末周初軍事家,齊國開國君主。姜子牙後輔佐了西周王,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1]。姜子牙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壹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牧野之戰紂兵大敗,紂王登臺自焚而死,從此商亡周立。
中文名
姜尚
別名
呂尚、姜子牙、姜太公、太公望、齊太公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東海之濱
出生日期 ?
公元前1156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1017年
職業
韜略家、軍事家、政治家
主要成就
輔佐周武王滅商扶仙、齊國始祖
字號
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
所處時代
商末周初
民族族群
華夏族
尊稱
百家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