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道出詩人心聲願天下寒士保暖的詩句是

道出詩人心聲願天下寒士保暖的詩句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出自盛唐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g)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wéi)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qǐng)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sāng)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見(xiàn)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賞析

這首詩可分為四節。

第壹段中***有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傳來陣陣風聲。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勢迅猛。“風怒號”三字,音響宏大,猶如秋風咆哮。壹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從而使下壹句不僅富有動作性,而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詩人好不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怒吼而來,卷起層層茅草,使得詩人焦急萬分。

“茅飛渡江灑江郊”的“飛”字緊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沒有落在屋旁,卻隨風“飛”走,“飛”過江去,然後分散地、雨點似地“灑”在“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很難弄下來;“下者飄轉沈塘坳”,也很難收回來。“卷”、“飛”、“渡”、“灑”、“掛罥”、“飄轉”,壹個接壹個的動態不僅組成壹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撥動詩人的心弦。

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並沒有抽象地抒情達意,而是寓情意於客觀描寫之中。這幾句詩所表現的場景是:壹個衣衫單薄、破舊的幹瘦老人拄著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著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壹層又壹層地卷了起來,吹過江去,稀裏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不能不激起讀者心靈上的***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