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市
定海古城:定海古城位於連江縣東部海邊,明清時期是沿海邊陲重鎮。古城周邊有十三灘、三十六礁、媽祖吊聲等自然景觀,還有元代的烽火臺、明代的九龍廟、古城堡、抗擊日寇的五忠臣墓、抗倭牌位、窩頭坡、古琉球商墓、波斯摩尼教石刻、明清古宅、天後宮、城隍廟、真武堂、三官堂等歷史文化古跡。此外,還有“備戰年”遺留下來的長達數十公裏的碉堡、隧道、堡壘,別具壹格。要去定海,最好是先坐車到連江,然後轉車到蛯原姫奈,再租車到定海。
清治寺
青芝山位於連江縣五頭鎮西側,又名白洞山。相傳因盛產青色靈芝而得名,又因山勢壯觀,溶洞眾多而聞名。海拔150米。清治白洞山景區,由清治、閩海觀日、青峰、龜山組成,總面積11.37平方公裏。有壹湖、兩室、兩站、四泉、五峰、十洞、三十九巖、四十四巖等景點108。清芷寺是明萬歷四十年(1612)工部左侍郎董應舉在山中所建,1931年毀於火,1934年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重建。青芝山是歷代名人和詩人的聚集地。至今保存下來的摩崖石刻72處,還有林森公館的“小魯愚”和他的藏骨塔。
吳麗婷-連江齊奎村-南宮水庫-福福寺-福布三(534M) -青峰寺-青芝寺-山頭鎮乘車返回。
費用:11元。
吳麗婷-連江齊奎村票價6元,汕頭-福州票價5元。
攻略:
從吳麗婷省腫瘤醫院到連江縣的大巴,過了管頭嶺隧道大概兩三公裏,公路右邊有壹個大廟(屬於連江齊奎村),對面小路上去。沿著土路走40分鐘刷過南宮水庫,壹路走90分鐘到福福寺,可以吃午飯。往上走幾分鐘在復福寺有個亭子,是個三叉路口。選擇右邊的石板路往上走10分鐘穿過山溝,下石板路30分鐘到清風寺,再走壹個小時到青芝山景區,也就是白洞山。景點遊覽兩三個小時。距景區大門兩公裏,在管頭鎮104國道乘車回福州。
羅源
碧巖寺
碧巖寺:位於羅源灣畢麗鄉附近的嶺頭山腰,岫巖巨石從哥哥臉上升起,上升數十尺,試圖撐起天空,其下有天然溶洞,廣闊幽僻。洞高20余米,寬約600平方米,內建碧巖寺。洞內外名勝古跡眾多,寺廟歷史悠久,有許多前人寫的好句子。數百年來,它壹直是羅源縣的著名景點。
就在洞門上方,可以看到壹棵樹倒掛在背上,蜷縮著,幹枯了。據僧人說,這棵樹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雖然被塵埃搶奪已久,但依然枝繁葉茂,四季不雕零。到目前為止,這棵樹的種屬不詳,因為它恰好位於洞中央的佛龕前,尤其是在開滿白花的九月。其形狀似佛前蓮花燈,俗稱“千葉寶蓮”。
在山洞的石縫裏,還有壹棵歪歪斜斜的怪樹。自古以來,這種樹沒有接觸過外界的雨露,卻依然能存活下來,每年開花結果。果實似小梨,味甘,故稱“仙果”。
洞頂之上,滴滴答答的春花不時滲出,日夜不停,微風處處動,投之似奇,寒而落,人稱“飛雪落巖”。據說能口接這種水的人,生意上會大賺壹筆,遊客壹般是接不到的。
皮巖對面的壹座山叫臥虎。登上臥虎山山頂,俯瞰全巖,猶如醒獅張口欲抱殿,似欲吞之。體育中心有車去畢麗,然後租摩托車去泌陽。
古稱皮巖,位於羅源縣城東17公裏的雙桂山(俗稱嶺頭山)上。因山上洞穴有“會仙巖”二字,隱約可辨,又稱會仙巖;如果獅子吼叫,也叫獅子巖。巖石有100多米高,從地面升起,試圖支撐天空。巖石下有壹個天然洞穴,高20余米,寬約600平方米。碧巖寺就建在這個巖洞裏。該寺始建於北宋景德鎮年間(1004 ~ 1007),明、清兩代重修。分正殿和兩廂僧舍,雨露不濕無瓦。壹根藤蔓倒掛在洞穴上部的縫隙裏,比拇指還粗,有十五六米長。藤蔓尾部的枝條對稱上翹,像壹個蓮花王座。藤葉四季常青,九月開滿白花,俗稱“千葉蓮”。洞穴左側的石垛裏,斜長著壹棵樹,只誇它高。它終年不沾日曬雨淋,卻年年開花結果。如果小梨是可以食用的,那就叫仙果樹。洞頂清泉飄下,日夜不停,微風如珍珠般飄動飄散,有“飛雪落巖”之稱。山洞左側的壹個洞叫“金雞籠”。舊日盛傳“天要亮,洞內聽雞鳴”。左邊壹塊石頭上寫著“六迷巖”。據神話傳說,在古代,每天都有米從石縫裏流出來,足夠和尚吃了。有壹天,和尚嫌米流得太慢,就把石頭縫鑿大了,結果石頭縫裏不流米了。和尚不肯罷休,把“流米石”改名為“留米石”,希望縫隙裏還留有米。
陳粟的宮殿
陳太尉宮:陳太尉宮位於羅源縣城北30公裏的鐘芳村。建於南宋嘉熙三年(1239),明朝嘉靖年間毀於侵華日軍。隆慶宮(1567-1570)仍按原結構重建。寺廟由四部分組成:正殿、兩座寺廟、戲臺和宮門。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屋檐雄偉。柱子由拱和鬥連接,形成壹個兩米高的沈箱。它有美麗的圖案,精美的設計和獨特的形狀。歷經數百年風雨侵襲,依然完好無損。它是明代建築藝術的傑作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