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李白《望廬山瀑布》(二首之壹):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裏!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裏。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潨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杜甫的《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來過竹裏館,日與道相親。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
積雨晦空曲,平沙滅浮彩。輞水去悠悠,南山復何在。
駐馬欲分襟,清寒禦溝上。前山景氣佳,獨往還惆悵。
雲陰帶殘日,悵別此何時。欲望黃山道,無由見所思。
山北天泉苑,山西鳳女家。不言沁園好,獨隱武陵花。
臨壇付法十三春,家本長城若下人。蕓閣少年應不識,南山鈔主是前身。
樓壓黃河山滿坐,風清水涼誰忍臥。人定軍州禁漏傳,不妨秋月城頭過。
徐城洪盡到淮頭,月裏山河見泗州。聞道泗濱清廟磬,雅聲今在謝家樓
商洛秦時四老翁,人傳羽化此山空。若無仙眼何由見,總在廟前花洞中。
四面青山是四鄰,煙霞成伴草成茵。年年洞口桃花發,不記曾經迷幾人
朱審偏能視夕嵐,洞邊深墨寫秋潭。與君壹顧西墻畫,從此看山不向南。
白鶴山邊秋復春,張文宅畔少風塵。欲驅五馬尋真隱,誰是當初□竹人。
漲海嘗從此地流,千帆飛過碧山頭。君看深谷為陵後,翻覆人間未肯休。
盤根植瀛渚,交幹橫倚天。舒華光四海,卷葉蔭山川。
北伐雖全趙,東歸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春來半月度,俗忌壹時閑。不酌他鄉酒,惟堪對楚山。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聖,夢裏見尋仙。
春來半月度,俗忌壹朝閑。不酌他鄉酒,無堪對楚山
桂樹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見,疑是月中攀。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
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吹簫淩極浦,日暮送夫君。湖上壹回首,青山卷白雲。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渺渺寒流廣,蒼蒼秋雨晦。君問終南山,心知白雲外。
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群。城郭遙相望,唯應見白雲。
與君青眼客,***有白雲心。不向東山去,日令春草深。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依遲動車馬,惆悵出松蘿。忍別青山去,其如綠水何。
城隅壹分手,幾日還相見。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君家雲母障,時向野庭開。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畫來。
朱實山下開,清香寒更發。幸與叢桂花,窗前向秋月。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月曉仍在,林風涼不絕。殷勤如有情,惆悵令人別。
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晞。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壹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
日夕見寒山,便為獨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跡。
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秋來山雨多,落葉無人掃。
南山北垞下,結宇臨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菇蒲。
郡郭東南積谷山,謝公曾是此躋攀。今來惟有靈池月,猶是嬋娟壹水間。
水: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蒹葭》)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裏:《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唐·李白)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白居易)
水心如鏡面,千裏無纖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唐·王維)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宋·蘇軾)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秋水***長天壹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唐·李白)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秋水***長天壹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雲:
片雲
唐齊己
水底分明天上雲,可憐形影似吾身。
何妨舒作從龍勢,壹雨吹銷萬裏塵。
夏雲曲
唐齊己
紅嵯峨,爍晚波,乖龍慵臥旱鬼多。燭燭萬裏壓天塹,
飏雷電光空閃閃。好雨不雨風不風,徒倚穹蒼作巖險。
男巫女覡更走魂,焚香祝天天不聞。天若聞,
必能使爾為潤澤,洗埃氛。而又變之成五色,捧日輪,
將以表唐堯虞舜之明君。
山出雲
唐沈亞之
片雲朝出岫,孤色迥難親。蓋小辭山早,根輕觸石新。
飄揚經綠野,明麗照青春。拂樹疑舒葉,臨江似結鱗。
從龍方有感,捧日豈無因。看助為霖去,恩沾雨露均。
諷山雲
唐施肩吾
閑雲生葉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門。
賴有風簾能掃蕩,滿山晴日照乾坤。
春雲
唐韋莊
春雲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靈曾有劍為龍。
官辭鳳闕頻經歲,家住峨嵋第幾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陽吟斷壹聲鐘。
嶺上雲
唐白居易
嶺上白雲朝未散,田中青麥旱將枯。
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夏雲
唐曹松
勢能成嶽仞,頃刻長崔嵬。
暝鳥飛不到,野風吹得開。
壹天分萬態,立地看忘回。
欲結暑宵雨,先聞江上雷。
立春日曉望三素雲
唐陳師穆
晴曉初春日,高心望素雲。彩光浮玉輦,紫氣隱元君。
縹緲中天去,逍遙上界分。鸞驂攀不及,仙吹遠難聞。
禮候於斯睹,明循在解紛。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賦得雲生棟梁間
唐陳希烈
壹片蒼梧意,氤氳生棟梁。下簾山足暗,開戶日添光。
偏使衣裘潤,能令枕簟涼。無心伴行雨,何必夢荊王。
東峰亭各賦壹物得嶺上雲
唐崔何
佇立增遠意,中峰見孤雲。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
漸向群木盡,殘飛更氤氳。
雲
唐崔塗
得路直為霖濟物,不然閑***鶴忘機。
無端卻向陽臺畔,長送襄王暮雨歸。
春雲
唐鄧倚
搖曳自西東,依林又逐風。勢移青道裏,影泛綠波中。
夕霽方明日,朝陽復蔽空。度關隨去馬,出塞引歸鴻。
色任寒暄變,光將遠近同。為霖如見用,還得助成功。
詠雲
唐董思恭
帝鄉白雲起,飛蓋上天衢。帶月綺羅映,從風枝葉敷。
參差過層閣,倏忽下蒼梧。因風望既遠,安得久踟躕。
雲
唐杜甫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終年常起峽,每夜必通林。
收獲辭霜渚,分明在夕岑。高齋非壹處,秀氣豁煩襟。
雲
唐杜牧
東西那有礙,出處豈虛心。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
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雲
唐杜牧
盡日看雲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
可憐光彩壹片玉,萬裏晴天何處來?
孤雲
唐貫休
將比鷺鷥還恐屈,始思殘雪不如多。
清風相引去更遠,皎潔孤高奈爾何。
雲
唐郭震
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閑處倚筇看。
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
雲
唐韓琮
深惹離情靄落暉,如車如蓋早依依。
山頭觸石應常在,天際從龍自不歸。
莫向隙窗籠夜月,好來仙洞濕行衣。
春風淡蕩無心後,見說襄王夢亦稀。
白雲向空盡
唐焦郁
白雲升遠岫,搖曳入晴空。乘化隨舒卷,無心任始終。
欲銷仍帶日,將斷更因風。勢薄飛難定,天高色易窮。
影收元氣表,光滅太虛中。倘若從龍去,還施濟物功。
南池雜詠五首·溪雲
唐皎然
舒卷意何窮,縈流復帶空。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
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
雲
唐來鵠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雲
唐李嶠
大梁白雲起,氛氳殊未歇。錦文觸石來,蓋影淩天發。
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雲
唐李嶠
英英大梁國,郁郁秘書臺。碧落從龍起,青山觸石來。
官名光邃古,蓋影耿輕埃。飛感高歌發,威加四海回。
齊梁晴雲
唐李商隱
緩逐煙波起,如妒柳綿飄。故臨飛閣度,欲入回陂銷。
縈歌憐畫扇,敞景弄柔條。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殘宵。
詠雲
唐李商隱
捧月三更斷,藏星七夕明。才聞飄迥路,旋見隔重城。
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只應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山出雲
唐李紳
杳靄祥雲起,飄飏翠嶺新。縈峰開石秀,吐葉間松春。
林靜翻空少,山明度嶺頻。回崖時掩鶴,幽澗或隨人。
姑射朝凝雪,陽臺晚伴神。悠悠九霄上,應坐玉京賓。
賦得含峰雲
唐李世民
翠樓含曉霧,蓮峰帶晚雲。玉葉依巖聚,金枝觸石分。
橫天結陣影,逐吹起羅文。非得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詠雲
唐李邕
彩雲驚歲晚,繚繞孤山頭。散作五般色,凝為壹段愁。
影雖沈澗底,形在天際遊。風動必飛去,不應長此留。
春雲
唐李中
陰去為膏澤,晴來媚曉空。無心亦無滯,舒卷在東風。
夏雲
唐李中
如峰形狀在西郊,未見從龍上泬寥。
多謝好風吹起後,化為甘雨濟田苗。
雲
唐李中
悠悠離洞壑,冉冉上天津。捧日終為異,從龍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萬山春。靜與霞相近,閑將鶴最親。
帝鄉歸莫問,楚殿夢曾頻。白向封中起,碧從詩裏新。
冷容橫釣浦,輕縷絆蟾輪。不滯濃還淡,無心卷復伸。
非煙聊擬議,幹呂在逡巡。會作五般色,為祥覆紫宸。
觀雲篇
唐劉禹錫
興雲感陰氣,疾足如見機。晴來意態行,有若功成歸。
蔥蘢含晚景,潔白凝秋暉。夜深度銀漢,漠漠仙人衣。
山出雲
唐陸暢
靈山蓄雲彩,紛郁出清晨。望樹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張蓋影,依澗布魚鱗。高似從龍處,低如觸石頻。
濃光藏半岫,淺色類飄塵。玉葉開天際,遙憐占早春。
詠浮雲
唐陸憑
虛虛復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
雲
唐羅鄴
紛紛靄靄遍江湖,得路為霖豈合無。
莫使悠飏只如此,帝鄉還更暖蒼梧。
浮雲
唐羅隱
溶溶曳曳自舒張,不向蒼梧即帝鄉。
莫道無心便無事,也曾愁殺楚襄王。
春雲
唐裴澄
漠漠復溶溶,乘春任所從。映林初展葉,觸石未成峰。
旭日消寒翠,晴煙點凈容。霏微將似滅,深淺又如重。
薄彩臨溪散,輕陰帶雨濃。空余負樵者,嶺上自相逢。
看雲
唐齊己
何峰觸石濕苔錢,便逐高風離瀑泉。
深處臥來真隱逸,上頭行去是神仙。
千尋有影滄江底,萬裏無蹤碧落邊。
長憶舊山青壁裏,繞庵閑伴老僧禪。
片雲
唐齊己
水底分明天上雲,可憐形影似吾身。
何妨舒作從龍勢,壹雨吹銷萬裏塵。
夏雲曲
唐齊己
紅嵯峨,爍晚波,乖龍慵臥旱鬼多。燭燭萬裏壓天塹,
飏雷電光空閃閃。好雨不雨風不風,徒倚穹蒼作巖險。
男巫女覡更走魂,焚香祝天天不聞。天若聞,
必能使爾為潤澤,洗埃氛。而又變之成五色,捧日輪,
將以表唐堯虞舜之明君。
山出雲
唐沈亞之
片雲朝出岫,孤色迥難親。蓋小辭山早,根輕觸石新。
飄揚經綠野,明麗照青春。拂樹疑舒葉,臨江似結鱗。
從龍方有感,捧日豈無因。看助為霖去,恩沾雨露均。
諷山雲
唐施肩吾
閑雲生葉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門。
賴有風簾能掃蕩,滿山晴日照乾坤。
春雲
唐韋莊
春雲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靈曾有劍為龍。
官辭鳳闕頻經歲,家住峨嵋第幾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陽吟斷壹聲鐘。
雲散
唐韋莊
雲散天邊落照和,關關春樹鳥聲多。
劉伶避世唯沈醉,寧戚傷時亦浩歌。
已恨歲華添皎鏡,更悲人事逐頹波。
青雲自有鹓鴻待,莫說他山好薜蘿。
雲
唐吳融
南北東西似客身,遠峰高鳥自為鄰。
清歌壹曲猶能住,莫道無心勝得人。
湘雲
唐吳商浩
□滿湘江雲瑩空,紛紛長對水溶溶。
日西遙望自歸處,盡掛九疑千萬峰。
雲
唐幸夤遜
因登巨石知來處,勃勃元生綠蘚痕。
靜即等閑藏草木,動時頃刻遍乾坤。
橫天未必朋元惡,捧日還曾瑞至尊。
不獨朝朝在巫峽,楚王何事謾勞魂。
雲
唐徐夤
漠漠沈沈向夕暉,蒼梧巫峽兩相依。
天心白日休空蔽,海上故山應自歸。
似蓋好臨千乘載,如羅堪剪六銖衣。
為霖須救蒼生旱,莫向西郊作雨稀。
日暮碧雲合
唐許康佐
日際愁陰生,天涯暮雲碧。重重不辨蓋,沈沈乍如積。
林色黯疑暝,隙光俄已夕。出岫且從龍,縈空寧觸石。
餘輝淡瑤草,浮影凝綺席。時景詎能留,幾思輕尺璧。
詠雲
唐姚合
靄靄紛紛不可窮,戛笙歌處盡隨龍。
來依銀漢壹千裏,歸傍巫山十二峰。
呈瑞每聞開麗色,避風仍見掛喬松。
憐君翠染雙蟬鬢,鏡裏朝朝近玉容。
詠雲
唐於季子
瑞雲千裏映,祥輝四望新。隨風亂鳥翅,泛水結魚鱗。
布葉疑臨夏,開花詎待春。願得承嘉景,無令掩桂輪。
孤雲
唐於武陵
南北各萬裏,有雲心更閑。因風離海上,伴月到人間。
洛浦少高樹,長安無舊山。裴回不可駐,漠漠又空還。
山出雲
唐張復
山靜雲初吐,霏微觸石新。無心離碧岫,有葉占青春。
散類如虹氣,輕同不讓塵。淩空還似翼,映潤欲成鱗。
異起臨汾鼎,疑隨出峽神。為霖終濟旱,非獨降賢人。
雲
唐鄭準
片片飛來靜又閑,樓頭江上復山前。
飄零盡日不歸去,點破清光萬裏天。
要采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