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如下:
千古悲秋之祖的說法並不嚴謹,但是確實有這麽壹說。指的是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是杜甫人生最後的寫照,是他悲劇命運"萬裏悲秋"的縮影。也是詩聖作為現實主義詩人,第壹次對自己人生總結。概括起來就是:悲秋!因此,無論從藝術形式或者內容來看《登高》作為古今悲秋七言律詩之冠是名至實歸的,沒有所謂《千古悲秋的鼻祖》壹說。
簡介:
《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甫於大歷二年(767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壹首七律。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致。
首聯為局部近景,頷聯為整體遠景。後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頸聯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征、暗示之意揭出。
尾聯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壹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