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3、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4、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5、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6、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朱彜尊《賣花聲·雨花臺》
7、淩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8、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空林。——鄭思肖《二礪》
9、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10、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壹試髓九京。——黃庭堅《送範德孺知慶州》
11、短篷炊飲鱸魚熟,除卻松江枉費詩。——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12、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13、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審言《渡湘江》
14、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裏客江幹。——陸遊《病起書懷》
15、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戎昱《詠史》
16、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許渾《鹹陽城東樓》
17、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陸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8、武侯祠堂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19、六朝春草裏,萬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20、春來未有不陰時。——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21、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22、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23、若順吾皇意,即無臣子心。——棲蟾《送遷客》
24、壹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李白《西施》
25、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毛滂《臨江仙·都城元夕》
26、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27、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石灰吟》
28、霸基弊不振,晉楚更張皇。——柳宗元《詠三良》
29、銜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間不肯言。——汪遵《息國》
3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31、婿為燕國王,身被詔獄加。——李白《秦女休行》
32、願得燕弓射天將,恥令越甲鳴吾君。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壹戰取功勛!——王維《老將行》
3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34、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陳陶《隴西行》
35、從臣皆半醉,天子正無愁。——李商隱《陳後宮》
36、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龔自珍《漫感》
37、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38、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39、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陳陶《隴西行》
40、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
41、可憐報國無路,空白壹分頭。——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42、待罪居東國,泣涕常流連。——曹植《怨歌行》
43、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44、梅似雪,柳如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45、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秋瑾《對酒》
4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令狐楚《少年行》
47、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48、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王之渙《涼州詞二首》
49、宰?亡吳國,西施陷惡名。——崔道融《西施灘》
50、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51、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52、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53、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棄疾《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54、四百萬人同壹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
55、世間無限丹青手,壹片傷心畫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56、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57、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屈原《國殤》
58、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
59、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0、望上國,山呼鰲k爐香。——柳永《送征衣·過韶陽》
61、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遊《書憤》
62、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63、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64、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壹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65、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66、壹簫壹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龔自珍《漫感》
67、夢裏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68、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嶽飛《滿江紅》
69、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阻,嘆飄零。——秋瑾《鷓鴣天·祖國沈淪感不禁》
70、素臣稱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錫《塞上曲》
71、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72、壹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於謙《立春日感懷》
73、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沈。——鄭思肖《二礪》
74、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75、大家齊唱大風歌。——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76、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韋莊《臺城》
77、白頭燈影涼宵裏,壹局殘棋見六朝。——錢謙益《金陵後觀棋絕句六首·選壹》
78、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周密《壹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79、家國興亡身獨存,玉容還受楚王恩。——汪遵《息國》
80、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憑箜篌引》
81、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趙孟睢對藍跬蹌埂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