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請找出30首課外古詩詞(不包括課本的,必須帶翻譯)

請找出30首課外古詩詞(不包括課本的,必須帶翻譯)

《早梅》 張謂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詩文解釋 有壹樹梅花淩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裏指冰雪融化。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於寫壹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壹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淩寒獨放的早梅。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於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淩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壹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壹個“迥”字,壹個“傍”字,寫出了“壹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壹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壹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於“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壹個“不知”加上壹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最後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壹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雲:“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錄覓的認識過程。並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壹首絕句,僅二十八個字,就能將梅花寫得如此 之美,除立意新穎之外,還在於詩人從現實生活的觀 察中 ,能捕捉住早梅的顏色(潔白)、地點(偏僻)、季節(早春 )、氣質(耐寒)、姿態(俏麗)等特征, 加以藝術的提煉和概括 ,並借助象“白玉條”“冬雪 壓枝”等生動、形象的比喻,鮮明、傳神地塑造出早 梅的品貌和氣質,使人生發出美不勝嘆的感覺。<< 新柳>>楊萬裏就是剛剛發芽的柳枝 柳條百尺拂銀塘, 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 水中柳影引他長.楊萬裏“師法自然”,寫下了大量描繪自然景物的詩歌。如《小雨》、《小池》、《新柳》等構思新巧,描寫細膩傳神,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細致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表現力。這是楊萬裏壹首描寫初春景色的小詩,借景抒情,借描寫初春時節嫩綠的垂柳,表達對初春美景的喜愛之情. "且莫深青只淺黃" ,緊扣“新”字,突出柳條的嫩綠(無論顏色深淺都很可愛)。 "淺黃"是柳葉初春剛發芽時的顏色,"深青"則是春盡時柳葉的顏色,"且莫",可做"切莫"講. 千萬不要讓柳葉變成深青呀,我只愛這初春淺黃的顏色. 初春與春盡時柳葉顏色相對比,借喜愛初春時的新柳,表達對初春美景的喜愛. 可翻譯為:百尺長的柳條輕拂過閃耀著銀光的水塘。 柳色啊,且莫是深青的,只需要淺黃。 柳條雖長,可他未必能蘸到水。 啊,原來是水中的柳影將他拉長了。詩人漫步賞柳,由遠而近,視線也由上而下,從岸上柳條,寫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只用了壹個非常親切的“引”字,就把柳影,也即是把新柳,把整個畫面寫活了。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活潑、新穎、意趣和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沖破江西詩辰冷僻生澀的藩籬而表現的特色—“誠齋體”的特色。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 壹陂春水繞花身, 池塘的春水環繞著杏花, 水邊開滿了鮮花,花的倒映與妖嬈花在這春日是壹樣的。花影妖嬈各占春. 花朵爭奇鬥艷春色滿園。 即是被春風吹落,也勝過默默的變成塵土。縱被春風吹作雪, 即使像雪樣被春風吹落,絕勝南陌碾成塵. 也勝過南陽杏花碾為塵壹、二句寫景狀物,描繪杏花臨水照影之嬌媚。首句點明杏花所處地理位置。“陂”,此處是指池塘。壹池碧綠的春水環繞著杏樹,預示著勃發的生機。“繞”字用得精巧,既寫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勢,又寫水花之相依相親。王安石愛用“繞”字摹寫山形水勢,如他《江上》壹詩中說:“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在《書湖陰先生壁》(其壹)中寫到:“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又在《鐘山即事》中說“澗水無聲繞竹流”,無壹不給人以清婉、柔媚、幽靜之感。 次句從花與影兩個方面寫杏花的綽約風姿。滿樹繁花競相開放,滿池花影搖曳迷離。“妖嬈”二字本用於寫人,這裏移用於杏花,展現了杏花爭奇鬥妍的照人光彩。壹個“各”字,表明在詩人眼中,花與影壹樣地美艷、多情,壹樣令人流連忘返、沈迷自失。宋人許顗《彥周詩話》曰:“荊公愛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如‘秋水瀉明河,迢迢藕花底’,又《桃花詩》雲:‘晴溝漲春淥周遭,俯視紅影移魚舠’,皆觀其影。”王安石寫花善於從本體和投影兩方面著手,如此刻畫,虛實相生:壹方面使景物更具立體的美,另壹方面也透露出詩人的審美趣味,即對虛靜恬淡之美的情有獨鐘。 三四句議論抒情,褒揚北陂杏花品性之美。這兩句對偶精工,誠如陳衍《宋詩精華錄》雲:“荊公絕句,多對語甚工者,似是作律詩未就化成截句(絕句)”,這兩句托物言誌,耐人玩味。“東風吹作雪”,這壹筆淋漓地描繪出風吹杏樹,落英繽紛,似漫天飛雪,而隨波逐流的淒美景象,比喻生動,浮想聯翩。即便是東風輕拂,嬌媚的花兒也不堪吹折,她雕謝了,零落了,這本是讓人黯然神傷的。但詩人卻偏說它勝過南陌杏花,矜持與自足之意溢於言表。這壹對比啟人深思:“南陌”在此詩中與“北陂”相對立,這兩個背景意象包含著壹種空間的隱喻。若說清幽靜謐的“北陂”是遠離浮世喧囂的隱逸之所,則“南陌”正是熙來攘往、物欲橫陳的名利之場。“南陌”繁華,“北陂”僻靜;“南陌”熱鬧,“北陂”空寂;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壹泓清波中保持素潔;而南陌的杏花要麽歷盡褻玩、任人攀折;要麽雕零路面、任人踐踏,碾成塵土,滿身汙穢。若說這南陌杏花是邀功請賞、黨同伐異的得勢權臣的影射,則北陂杏花是詩人剛強耿介、孤芳自賞的自我人格的象征。王安石從熙寧三年到九年,兩次拜相,又兩次罷相,最後退居江寧,寄情於半山。罷相之後,他雖被迫退出政治舞臺,但仍然堅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與立場,積極倡言“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壹“縱”,壹“絕”,呼應緊密,激濁揚清,擲地有聲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與人生操守。 全詩融情於景,寄意於物,辭淺而味永。吳之振《宋詩鈔·臨川集鈔》說“安石遣情世外,其悲壯即寓閑淡中”。“江有蛟龍山虎豹,清光雖在不堪行”(王安石《詠月》),詩人隱退江寧之後,他當初創立的善政美法屢遭保守派反對、阻撓,已日漸式微,難免郁憤慨嘆。此詩表面上顯得沖曠蕭散,實則健朗豪逸,可謂“豐肌健骨”。 曹操?6?1《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註釋

⑴這壹篇似乎是用於宴會的歌辭,屬懷念朋友,嘆息時光消逝和希望得賢才幫助他建立功業的意思。⑵何以:以誰。⑶杜康:人名。相傳他是開始造酒的人。壹說這裏用為酒的代稱。⑷衿:衣領。青衿是周代學子的服裝。悠悠:長貌,形容思念之情。⑹呦呦:鹿鳴聲。以下四句指來表示招納賢才的意思。⑺蘋:艾蒿。⑻掇:采拾。壹作“輟”,停止。明月是永不能拿掉的,它的運行也是永不能停止的,“不可掇”或“不可輟”都是比喻憂思不可斷絕。⑼陌、阡:田間的道路。古諺有“越陌度阡,更為客主”的話,這裏用成語,言客人遠道來訪。⑽存:省視。⑾契闊:契是投合,闊是疏遠,這裏是偏義復詞,偏用契字的意義。“契闊談宴”就是說兩情契合,在壹處談心宴飲。⑿舊恩:往日的情誼。⒀匝:周圍。烏鵲無依似喻人民流亡。⒁以上二句比喻賢才多多益善。⒂吐哺:周公曾自謂:“壹沐三捉發,壹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說明求賢建業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