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杜甫詩歌中的現實主義精神

杜甫詩歌中的現實主義精神

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見證了唐朝從繁榮走向衰敗的歷史過程,他不愧被人們稱為“詩聖”,同時他的詩也被人稱為“詩史”。他是壹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壹生歷盡苦難,受盡困厄,看盡了人世間的冷暖。他用憂郁的、低沈的筆調描繪了當時唐代所經受的災難,真實地反應了當時人民艱苦貧困的生活。他有著高貴的品格,深受詩人的敬仰和愛戴。他的詩多數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寫的,是寫實主義的典範,這種現實主義的精神具有深遠的價值,值得大家深思。

杜甫壹生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從這些詩歌中,我們不僅了解了杜甫本人的品格特征,而且也看到了現實生活的艱辛。他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首先體現在思想內容上。杜甫生活在壹個特殊的時代,無論是國家還是他個人的家庭,都在風雨飄搖中急劇走向沒落,走向衰敗。他本人也懷才不遇,壯誌難酬,壹再地被貶。歷盡了人世間的艱辛。這些艱苦的經歷使他更深壹步地走向貧民,了解他們的現實生活。他的詩大多是結合事實創作的,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如著名的《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都是反映了人民受盡了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他們的生活是非常貧苦疾苦的,可是統治階級沒有人性,沒有給予他們同情。

杜甫善於把自己主觀的感情融化於客觀事實的描述中,讓人和事物本身相照應,自然感人。例如《麗人行》寫到;“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稱。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這首詩諷刺了楊氏兄妹的驕奢荒淫,從側面也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句子艷麗,但作者的態度非常嚴肅。從自己的立場上去對待這壹場景。正如浦起龍所說:”無壹字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壹聲感嘆,點逗處聲聲感嘆。1.從而比壹般輕松的諷刺更為強烈的藝術批判力量。

杜甫善於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從而塑造了許多具有代表意義的人物形象,給讀者呈現了豐富的生活畫面。如《石壕吏》中逾墻而逃的老翁,還有那位可憐又很聰明的老嫗;《新安吏》中新安被征的男子;《新婚別》中暮婚晨別的新娘。作者用寥寥的幾句話再加上藝術手法的運用,就生動形象地體現了他們的特點,真是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引起人們無限的深思。

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還體現在對人和事的細節描寫上,這樣更加能夠體現人物的本質,實現詩歌的本質意義。例如:《兵車行》裏所呈現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腰哭,哭聲直上千雲霄”這是壹首新樂府的詩歌,作者以道旁路者的身份親眼目睹了抓壯丁的慘狀,並通過行人之口,哭訴了組誰的繁苛和人們的不幸。給人呈現了壹副人們疾苦、生靈塗炭、兵荒馬亂的真實的悲慘生活圖景。詩人不僅給予了人民深切的同情,從反面也深深的批判了統治者的黑暗。還有《石壕吏》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更能體現人們的苦難。詩中的這壹家人生活貧寒,兒子已經被征去服兵役,家裏就剩下年老的夫婦、兒媳婦和小孫兒。可是就連年邁的老翁他們都不想放過,最終老翁逃跑,老嫗又被抓。詩中的對話細節,以及兒媳婦的幽咽聲,這些描寫既真實,又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可見當時的統治者有多麽的殘忍,國家的混亂到了何種程度,而平民過的又是多麽的悲慘。

杜甫在描寫人物時還善於用人物個性化的語言來刻畫心理、塑造形象。無論是對話還是獨白,都非常的精彩傳神。比如《新婚別》壹詩,完全用新娘的口吻寫出;“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發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成告別,無乃太匆忙。”這首詩很好的體現了杜甫愛國愛民的思想,對人們苦難的同情。詩歌將新娘送別丈夫時無奈,痛苦,憂慮,沈痛、期待的復雜心理描寫的淋漓盡致。從而塑造了壹個善良,溫柔,深明大義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因為在當時只有先平定戰亂,才能得到最起碼的修養生息的生活環境。這不僅是新婦的呼喚,也體現了杜甫自己內心的呼喚。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杜甫流落蜀中時寫的壹首著名的詩篇,其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已成為千古名句。其中深刻地體現了杜甫愛國愛民的偉大精神,令人非常的感動。“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精神的最高境界。集中體現了詩人對安史之亂中人民苦難的認同和深切的同情,這些詩句句能打動人們的心弦。

由於杜甫看到了人民在戰亂中所受到的災難太深太重了,所以他熱切盼望戰亂平息,好讓人民能過上太平的生活。他在詩中不斷地喊出了這個代表著當時人們願望的呼聲;“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常不用。”(《洗兵馬》),“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吏橫索錢。”(《晝夢》)。直到詩人老年,也壹直沒有停止這樣的呼喊。當安史之亂發生的時候,國家危難,他既想著人民應該奮起救國,但又萬分同情人們悲慘的命運。就這樣處在矛盾中,憂國憂民。可以想象詩人的內心在當時有多麽的痛苦悲憤。

當破碎的山河壹旦出現了山河復整的氣象,於是,悲歌了壹生的詩人在萬分欣喜中又寫出了歡樂而又感人的詩。如《聞軍官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這種感情從不自覺中流露出詩人的驚喜快樂。使他愛國的情懷更深壹步地顯現了出來。這就是杜甫,壹個偉大而又可愛可敬的詩人。

杜甫的壹生是偉大的壹生,是高尚的壹生。他別人們稱為“詩聖“,不僅僅是給後人留下了這麽多千古名篇,最主要的是他愛國愛民的偉大精神。他詩歌中所呈現的現實主義精神,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在他生命的最後,也沒有忘記多難的祖國,多苦的百姓。他在最後到的壹首詩中這樣地感慨著:“公孫仍shi險,侯景未生擒。書信中原闊,幹戈北鬥深》“(《風疾舟中伏枕抒懷》)。壹腔豪情,盡在其中。在他的心裏,沒有什麽比國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安定更加重要。他始終都在為社會的不公,時代的不幸吶喊。

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崇高的人格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封建時代知識分子最寶貴的品質。從而也激勵了許許多多後代的詩人和讀者。例如:陸遊,辛棄疾,文天祥等人都收到過杜甫的影響。他偉大詩篇和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也啟迪了 後代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