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木蘭詩 最簡單的翻譯

木蘭詩 最簡單的翻譯

嘆息聲壹聲接著壹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麽?問木蘭在惦記什麽?

(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麽,也沒有在惦記什麽。昨天晚上看見征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征兵,那麽多卷征兵文冊,每壹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裏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勛,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余。天子問木蘭有什麽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裏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

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壹起打仗的火伴,火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壹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擴展資料:

壹、背 景

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數年,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它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後魏,這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查《木蘭詩》,《樂府詩集》收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據《樂府詩集》的編者宋代的郭茂倩說,此詩最早著錄於南朝陳智匠(梁武帝時任樂官)的《古今樂錄》。至唐代已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所以,學者們大都認為,《木蘭詩》產生於北朝後期。

二、木蘭生世

關於木蘭身處年代的說法,主要是兩種說法:

1、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間。

2、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

關於木蘭的姓名,主要有:

1、木蘭,女子名,姓氏裏居不詳。

2、壹般認為姓花,名木蘭。

3、此外,還有姓魏、朱之說,也有說“木蘭”即是姓,無名。

三、賞 析

《木蘭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做官,顯然也沖擊了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偏見。它“事奇詩奇”(沈德潛《古詩源》),富有浪漫色彩,風格也比較剛健古樸,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木蘭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對後世都有深遠影響。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載,黃州黃岡縣(今湖北黃陂)有木蘭山、木蘭草原、木蘭湖,木蘭天池等木蘭八景,並引杜牧《木蘭廟》為證。

其後,據地方誌所載,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縣等地,都曾立廟奉祀木蘭,反映出《木蘭詩》的深刻影響。直到今天,舞臺銀幕上的木蘭形象仍然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操。同時,早在韋元甫擬作之前,杜甫《草堂》詩抒寫遷居草堂的歡欣情景,已明顯汲取了《木蘭詩》描述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表現手法。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木蘭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