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高山流水遇知音下壹句是什麽?

高山流水遇知音下壹句是什麽?

1、高山流水覓知音,明山秀水喜相逢。

2、高山流水遇知音,彩雲追月得知己。

作 者: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琴曲《高山流水》即為俞伯牙的代表作之壹。

擴展資料:

《列子·湯問》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無論是“誌在高山”,還是“誌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某壹主題或意象時,鐘子期必能領會其意。壹日,伯牙與鐘子期***遊於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於巖下。伯牙心情郁悶,於是彈奏了壹會琴。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巖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鐘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於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誌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裏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於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並無伯牙因鐘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

百度百科:高山流水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