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淡泊與寧靜的詩句
林逋關於淡泊寧靜詩句 1.描寫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詩句
壹、飲酒(其五)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誌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二、題破山寺後禪院
作者常建 朝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沈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三、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作者範成大 朝代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譯文
壹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壹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四、雨過山村
作者王建 朝代唐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譯文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裏依稀壹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壹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壹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五、江村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裏,村中的壹切都顯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老妻正在用紙畫壹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壹只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壹些錢米,我還有什麽奢求呢?
關於淡泊與寧靜的詩句 1.關於向往安靜淡泊的古詩
給妳說幾個經典的。
1.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全詩為:
《終南別業》
2.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3.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4. 采取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5.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誤落 壹作:誤入)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 通 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6.
2.描寫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詩句
壹、飲酒(其五)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誌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二、題破山寺後禪院
作者常建 朝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沈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三、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作者範成大 朝代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譯文
壹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壹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四、雨過山村
作者王建 朝代唐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譯文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裏依稀壹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壹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壹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五、江村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裏,村中的壹切都顯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老妻正在用紙畫壹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壹只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壹些錢米,我還有什麽奢求呢?
3.形容淡泊的詩句
1、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2、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3、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
4、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
5、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8、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黨存於廉,廉乃大興。
9、人人廉政,腐敗滅亡;人人自律,黨風自強。
10、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11、上不愧黨,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12、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13、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14、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辦事才敢言。
15、名為錮身鎖,利是焚身火。
16、風花雪月本閑,而勞憂者自冗。
17、與人方便,隨遇而安。
18、勿唯小貽大,勿唯私損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權傷民。
19、為人正,為政勤,為官廉,為民實。
4.關於向往安靜淡泊的古詩有哪些
1.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釋義: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2.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劉方平《月夜》
釋義: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妳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壹遭兒傳到了屋子裏來了。
3.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釋義:衣衫被沾濕並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4.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釋義: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5.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6.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雨過山村》
7.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8.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9.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10.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王勃《春莊》
參考資料
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
5.形容淡泊的詩詞
不以壹毫私利自蔽,不以壹毫私欲自累(宋·朱熹)淡薄名利的詩句
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三國·諸葛亮)
幽境自能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宋·惠洪)
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唐·白居易)
壹杯洗滌無余,萬事消磨運遠,浮名薄利休羨(宋·趙師俠)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明·洪自誠)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誠)
也笑長安名利處,紅塵半是馬蹄翻(唐·僧尚顏)
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清·李汝珍)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詠雲〉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蘇軾
料峭春風吹酒醒,也無風雨也無晴
鄭板橋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黃庭堅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白居易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怒
阮籍
薄椎鑒明月,清風吹我尋仙襟
嵇康
諸葛亮 “淡泊明誌 寧靜致遠”
*警言三箴:
清: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壹介不茍、鬼伏神欽.
慎:深謀遠慮、未雨綢繆;行有不得、投求諸己.
勤:手眼俱到、死而後已;困知勉行、日以繼夜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諸葛亮 “淡泊明誌 寧靜致遠”
*警言三箴:
清: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壹介不茍、鬼伏神欽.
慎:深謀遠慮、未雨綢繆;行有不得、投求諸己.
勤:手眼俱到、死而後已;困知勉行、日以繼夜.書摘
陶鑄同誌有壹句著名詩句:"心底無私天地寬".
劉禹錫的《陋室銘》原文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淡泊名利的詩句 結束.
6.請寫出連續兩句表現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寧靜生活的詩句
1、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歸園田居·其三》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釋義: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裏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臨披著月光才回家。山徑狹窄草木叢生,夜間露水沾濕了我的衣裳。衣衫被沾濕並不可惜,只願我不違背歸隱心意。
2、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魏晉:陶淵明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
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入負禾還。
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幹。盥濯息檐下,鬥酒散襟顏。
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釋義:
人生歸依有常理,衣食本自居首端。誰能棄此不經營,便可求得自心安?初春開始做農務,壹年收成尚可觀。清晨下地去幹活,日落背稻把家還。居住山中多霜露,季節未到已先寒。
農民勞作豈不苦?無法推脫此艱難。身體確實很疲倦,幸無災禍來糾纏。洗滌歇息房檐下,飲酒開心帶笑顏。長沮桀溺隱耕誌,千年與我息相關。但願能得長如此,躬耕田畝自心甘。
3、白發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宋代:辛棄疾
壹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雲遮。雪後疏梅,時見兩三花。比著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多。
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醉裏匆匆,歸騎自隨車。白發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釋義:
道路兩旁滿地都是枝橫葉斜的松竹,山中有壹些人家被雲霧遮住了。下雪後稀疏的梅樹上,不時看到兩三朵花。跟陶淵明所說的桃花運溪邊路上相比,風景好得差不多。
天晚了,酒店裏有酒盡管去賒來喝吧,不然晚上天氣寒冷,怎麽能經受得住。醉酒後匆匆趕路回去,乘坐的馬隨車而行。我頭發已白,容顏蒼老,就在這裏度過晚年吧。
4、瞻望邈難逮,轉欲誌長勤。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二》魏晉:陶淵明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誌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釋義:
先師孔子留遺訓:“君子憂道不優貧”。仰慕高論難企及,轉思立誌長耕耘。農忙時節心歡喜,笑顏勸勉農耕人。遠風習習來平野,秀苗茁壯日日新。壹年收成未估量,勞作已使我開心。耕種之余有歇息,沒有行人來問津。日落之時相伴歸,取酒慰勞左右鄰。掩閉柴門自吟詩,姑且躬耕做農民。
5、就淵明歸去來,怕鶴怨山禽怪,問甚功名在?
《殿前歡·暢幽哉》元代:貫雲石
暢幽哉,春風無處不樓臺。壹時懷抱俱無奈,總對天開。
就淵明歸去來,怕鶴怨山禽怪,問甚功名在?酸齋是我,我是酸齋。
釋義:
心情非常舒暢安閑,樓臺無處不刮著春風。自己的抱負卻無法施展,真是無奈,總是對著天慨嘆。跟著陶淵明歸隱吧,若歸隱田園再眷戀著世俗名利,恐怕會招致野鶴山禽的埋怨,管他什麽功名利祿?我就是酸齋,酸齋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