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論李白詩歌中的仙俠精神

論李白詩歌中的仙俠精神

壹.“以詩明誌”――詩的思想根源

貫穿李白的壹生,我們從他的經歷可以看出,他博覽群書,除學習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篤信道教,有不染纖塵,超脫塵俗的思想;從青年起,李白就懷有“濟蒼生,安社稷”之偉大抱負,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希望建立不世之功。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他崇尚自由,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他以詩人的眼光來看待政治,以敏銳的情感感受人情世態,通過表象去看透事物的本質。正是因為他以大公無私的思想指引自己的行為,遠離當時社會的價值判斷,造成了他壹生的人生悲喜劇,但正是這種生活閱歷,給他浪漫主義的詩風添上了濃重的壹筆。

二.“醴酒仗劍嘯明月”――李白詩歌中的仙俠情感傾向

李白既是儒生、仙翁,也是俠客,而這三種身份,也成為塑造他獨特詩風的源泉。從他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到,酒,劍,明月伴著他瀟灑而狂狷的詩人生涯。

據統計,在《全唐詩》中,“劍”字***出現了107次。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他對於劍的鐘情程度。在他的詩中,他稱與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為“拙妻莫邪劍”,他稱呼與他亦弟亦友的李凝為“吾家青萍劍”,把朋友蘇明府稱為 “劍戟森詞鋒”比喻其為 “蘇季子”。李白從小學劍的經歷為他打下了劍術的基礎。劍是他生活中的知音,情感上的至愛,是他思想的化身與延續。他用手中的詩筆形象的描述了手中的'劍,同時也為後人文學上的學習樹立了學習的標桿。

在他的詩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其“安社稷”和“濟蒼生”的理想,這壹創作靈感在當時的政治環境熏染下,激勵大家具有壹種為國家為民族建功立業的奮發情懷。而這種思想從始至終壹直貫穿於李白的頭腦之中。

三.“花間酌清酒,對月舞愁腸”――山水間的寄托

縱觀古典文化,我們不難看出,大多數的中國文人都曾有過“入世”和“出世”這種想法,而這種想法體現了其矛盾又痛苦的心路歷程,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及政治環境下,李白的詩中也看窺見壹斑。李白的政治生涯曾經有過供奉翰林和入永王李幕府的兩次經歷,但他的本意卻並不是為做官、他也未曾把追求人生的榮華富貴當作目標,從始至終,他都是為體現自己大濟天下的思想希望得到壹個成就事業的舞臺,以其豪放不羈的自由人生以及他漠視權貴的人格、笑傲王侯的叛逆精神,做到了勇敢地沖擊禮教束縛,大力張揚自我個性。從他的很多詩句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希望功成身退、回歸園林的決心和人生目標。而在他的詩中,是通過明月、美酒、山水,為依托,表達他的人生意象。

例如《月下獨酌》這首詩所做時處於特殊的歷史時期,當時詩人的理想世界遭到毀滅,在政治上收到打擊,這種雙重打擊使其陷入深深的孤獨和悵惘,經常用酒來排解心中的郁悶與不快。在壹個酒後深夜,他看到了月亮、影子,他將其人格化,借著酒興,把他們當成了能夠談心的朋友,並希望這些朋友能夠陪著他及時行樂,把其孤獨的狀態變成不再孤單的境界,希望能夠超越令人煩惱的現實。但是這種意境持續的時間不長,月亮影子在詩人作詩之時突然就分散了,這種狀態造成了更加難以擺脫的、更深刻的孤獨。這種孤獨感,貫徹於他人生的後半期,使他下定決心要離開這個黑暗的塵世,遠去追求壹個能夠與月亮作伴的渺遠世界。與儒家強調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不同,道家註重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他的當時的作品來看,雖多為休閑雅致之作,但也可從中看出壹些對時事及政治不滿之氣。

李白生活的年代對他的詩歌創造產生了壹定程度的影響。唐朝當權者崇尚道家思想、甚至把道教視為國教。而李白自身的個性特點,和他出生的階層,使他很容易接受這壹道德標準,這壹特點在他的詩歌創作中也有很大程度的體現。在李白的詩中,可以看出其追求個性解放的特點,他希望通過努力去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同時,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和人民的眷戀,他的詩中充滿了浪漫主義特點,執著又不乏多情。李白詩中體現出的仙俠精神已經深深地紮根在他的文學作品當中,成為中國古典文化標誌性的代表和精神象征。

—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