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琴載愁弦且斷,欲付知音思君顏。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誰人聽什麽意思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解釋:本想將心事表達在琴的旋律上,可惜知音太少了,弦斷了又有誰知道呢?
出自:《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跡叮管顧攮該歸雙害晶,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是南宋抗金將領嶽飛的詞作。詞的上闋寫深夜夢回的押郁心情。寒蛩的鳴叫,蒙朧的月色;夢回三更,獨繞階行。時間、景色、環境、行動。含蓄曲折、情景交融。三更不寐、繞階獨行,以及隔簾望空中朦朧月色,可以看出他壯誌難伸的孤憤之情。下闋寫壯誌受阻,首句直伸心誌。二三句以“歸山松竹老”喻故鄉中原盼歸人老和作者急欲殺回故鄉,收復中原的心情。作者用曲折含蓄之筆,頓挫出之。“欲將”三句,以“高山流水”、知音難覓的比喻,抒寫抗金主張。曲高和寡的郁悶、憂憤心情。全詞沈郁低徊、曲折含婉、抑揚頓挫、比喻蘊蓄、情景交織,有很高的藝術境地。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斷弦誰人聽? 出自?嶽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誰聽?是誰的詩句?嶽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欲將心事付瑤琴弦斷誰聽什麽意思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是嶽飛的小重山 是用伯牙子期的典故表達自己知音難覓
欲將心事付瑤琴,弦斷何人聽?這句什麽意思
彈琴是古人藉以傾訴心聲的方式,而這就需要有懂琴的知音來欣賞,最有名的就是俞伯牙和鐘子期的高山流水了,鐘子期死了,俞伯牙也把琴摔了。所以這句話就是說想要借助琴聲訴說心事,但是沒有知音,即使彈到弦斷了也沒有人理解。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知?縱續新弦意難平,又何妨?什麽意思想要將心事寄托在瑤琴上,知音太少了,弦彈斷了又有誰聽?就算再續新弦心中的想法還是難以平息
欲將心事付瑤琴什麽意思這句是出自宋代嶽飛《小重山》,原文是: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街行。人悄悄,窗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單獨這壹句的字面意思是:我想用音樂來表達我的心事。瑤琴:壹種樂器,在這裏代表音樂。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下壹句是什麽?原文: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裏夢, 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 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 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 弦斷有誰聽。
譯文: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鳴,夢回故鄉,千裏燃戰火,被驚醒,已三更。站起身,獨繞臺階踽踽行。四周靜悄悄,簾外,壹輪淡月正朦朧。
為國建功留青史,未老滿頭霜星星。家山松竹蒼然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壹曲。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縱然弦彈斷,又有誰來聽?
作者嶽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