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環境雅致安靜的詩句

環境雅致安靜的詩句

1. 關於環境雅致的詩句

關於環境雅致的詩句 1.形容環境優雅,比喻人間仙境的詩句

望海潮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山獻(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註釋:形勝:地理條件優越; 三吳:《水經註》以吳興、吳都、令稽為三吳。

都會:大都市; 風簾:擋風作的簾子。 參差:指房屋樓閣高低不齊。

雲樹:樹木遠望似雲,極言其多。 天塹:天然的險阻,這裏指錢塘江。

珠璣:珍寶。 盈:充滿,言其多。

重湖:這裏指西湖。 巘(yan)小山峰。

清嘉:清秀美麗。嘉,壹般作“佳”。

三秋:農歷九月。 羌管:笛子。

這裏泛指樂器。 泛夜:指在夜間飛揚。

嬉嬉:歡樂快活的樣子。 蓮娃:采蓮的姑娘。

千騎:形容州郡長宮出行時隨從眾多。 高牙:古代將軍旗竿用象牙。

裝飾:這裏指大宮高揚的儀仗旗幟。 煙霞:山水美景。

異日:他日。 圖:描繪。

鳳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書省,代指朝廷。 《望海潮》也是柳永詞中廣泛傳誦的名篇。

錢塘(今浙江杭州市),從唐代開始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進壹步的發展。柳永在杭州生活過壹個時期,對杭州的山水名勝、風土人情有著親身的體驗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這首詞裏,他能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

西湖的美景,錢江潮的壯觀,杭州市區的繁華富庶,當地上層人物的享樂,下層人民的勞動生活,都壹壹註於詞人的筆下,塗寫出壹幅幅優美壯麗、生動活潑的畫面。這畫面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描畫出杭州的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

據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這首詞是柳永呈獻給舊友孫何的作品。孫何當時任兩浙轉運使,駐節杭州。

詞中“千騎擁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孫何而言。由於是呈獻杭州官長之作,詞中不免對當時的杭州做誇張描寫,也免不了要用恭維應酬的話語作結。

但是,更主要的是,透過“競豪奢”這樣的表面現象,讀者還可以看到“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盈實富庶,“羌管 弄晴,菱歌泛夜”的輕快歡欣,以及“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風流瀟灑。這壹切,都只能產生在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動所創造出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基礎之上。

“重湖疊山獻”,“煙柳畫橋”,也並非天然生就,而是勞動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結果。“雲樹繞堤沙”,“三 秋桂子,十裏荷花”,也無壹不是勞動人民辛勤的雙手造就。

當時,柳永對此大加贊賞並引以為自豪。今天,我們讀這樣的詞作也不應求之過苛,甚至指責他“掩蓋了當時的階級矛盾與貧富懸殊”,而是應當從詞裏所提供的畫面中去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從而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贊語由來已久,這並非溢美之詞。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是相當成功的。

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用飽蘸激情而又帶有誇張的筆調,寥寥數語便筆底風生,迷人的西湖與錢塘勝景便展現在讀者面前。前片,主要勾畫錢塘的“形勝”與“繁華”,大筆濃墨,高屋建瓴,氣象萬千。

寫法上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化。如,開篇三句點出了“形勝”、“都會”與“繁 華”,但終究是概括性的直陳,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繼之而來的下面九句,便緊緊圍繞這六個字,做形象的鋪寫,境界立即展開:“煙柳畫橋”三句寫的是“都會”,“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等則側重於刻畫“形勝”,而“市 列殊璣,戶盈羅綺”則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下片,側重於描繪西湖的美景、歡樂的遊賞與勞動生活。寫法上著眼於“好景”二字,尤其側重於“好景”中出現的人。

“重湖”三句描繪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語,是千古迷人的麗句。“羌 管弄晴”三句寫的是下層人民,“千騎擁高牙”三句寫的是州郡長官。

結尾又以贊美的口吻收束。 除飽滿的感情與適度的誇張以外,詞的語言,音律,詞調也與詞的內容結合得恰到好處。

《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創的,詞牌與詞的內容以及地域性特點密切結合。上片寫形勝之地和錢江潮的壯觀,詞中用“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有氣勢的語言,詞句短小,音調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湧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

而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時,文字優美,詞句變長,節奏平和舒緩,終於出現了“三 秋桂子”這樣幹秋傳誦的佳句,繼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斷地加以點染,美麗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曠神怡了。 這是壹首藝術感染力很強的詞。

相傳後來金主完顏亮聽唱“三秋桂子,十裏荷花”以後,便羨慕錢塘的繁華,從而更加強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為此,宋人謝驛(處厚)還寫了壹首詩:“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裏桂三秋。

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裏愁。”(見羅大經《鶴林玉露》)說金主亮因受壹首詞的影響而萌發南侵之心,原不可信。

但是,產生這壹傳說,卻可以印證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是很強的。作為高級官僚的範縝對柳永這首詞也極端贊佩:“仁。

2.描寫環境優雅的古詩

松聯佳話

澳門松山寺有壹副對聯:

松風送抱,正蕩胸懷,近看鏡海波光,蓮峰嵐影;

山雨欲來,且留腳步,遙聽青洲漁唱,嫣閣鐘聲。

座落在澳門的松山寺山青水秀、松柏連綿、環境優雅,這副聯語的作者采用互相映襯、動靜結合的藝術手法,通過對松風山雨、鏡海蓮峰、青洲嫣閣等的生動描繪,將松山寺周圍的景色描繪的維妙維肖,活靈活現,有如壹幅瑰麗的圖畫。

由於松竹的品格相似,人們在聯語中常常將松竹合用,比如:

松葉竹葉葉葉翠;

秋聲雁聲聲聲寒。

竹韻松濤清自遠;

風臺月榭悄無言。

方誌敏也曾在臥室中自題壹聯,借青松翠竹以抒懷:

心中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

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

此外,還有壹個松聯佳話:傳說有壹天,蘇軾和黃庭堅在松樹下弈棋,忽然幾顆松子落在棋盤上,蘇軾念道: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壹時無以為對,忽見湖邊有壹漁夫在樹下垂釣,馬上對道: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3.描寫環境安靜的詩句有

壹、詩句:

王維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王維 --《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李白 --《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杜甫 --《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韋應物 --《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山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柳宗元 --《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二、簡介:

1、《柴鹿》

這是王維後期的山水詩代表作——五絕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寨),是輞川的地名。詩裏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

2、《鳥鳴澗》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壹首。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緊扣壹“靜”字著筆,極似壹幅風景寫生畫。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壹蝠“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全詩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3、《春夜喜雨》是唐詩名篇之壹,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時所作。此詩運用擬人手法,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致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詩中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細膩生動,繪聲繪形。全詩意境淡雅,意蘊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壹體,是壹首傳神入化、別具風韻的詠雨詩。

4.形容幽靜而雅致的詩句

形容幽靜而雅致的詩句:1、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壹點塵隨馬。

——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2、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汪藻《春日·壹春略無十日晴》3、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4、我醉君復樂,陶然***忘機。——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5、萬頃風濤不記蘇。

雪晴江上麥千車。——蘇軾《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6、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7、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徐璣《新涼》8、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9、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10、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11、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12、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白居易《村夜》13、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14、稻根科鬥行如塊,田水今年壹尺寬。——範成大《夏日田園雜興》15、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