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培養學生詩句 1. 形容培養老師詩句
關於老師的詩句:
1、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2、相逢壹見太匆匆,校內繁花幾度紅。厚誼常存魂夢裏,深恩永誌我心中。——佚名《七絕·師恩難忘》
3、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相伴壹生追尋。——佚名《天凈沙六首·回瀾閣》
4、字斟句酌細推敲,拈精撮要費咀嚼。半畝方塘長流水,嘔心瀝血育新苗。——佚名《板書有感》
5、虛空無處所,仿佛似琉璃。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劉商《酬問師》
6、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白居易《遠師》
7、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8、敢說敢作敢為,無怨無恨無悔。狂風暴雨驚雷,吐氣揚眉,天下舍我其誰?——佚名《天凈沙六首·王本成》
9、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匯集四方英雄,師出有名,天下任我縱橫。——佚名《天凈沙六首·管仲圖》
10、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佚名 《新竹》
11、玉壺存冰心,朱筆寫師魂。諄諄如父語,殷殷似友親。輕盈數行字,濃抹壹生人。寄望後來者,成功報師尊。——佚名《冰心》
12、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13、教子教女,辛勤半輩。滿頭白發,甘乳壹生。——佚名《師蠶》
1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1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
16、德高鴻儒博學, 望重英雄豪傑。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令人拍案叫絕。——佚名《天凈沙六首·老師匡煥學》
17、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2.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壹、鑒賞詩歌的形象古典詩歌中的形象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意旨,寄托著復雜的感情或暗示著深刻的哲理,詩人的主觀情感由形象這壹載體表現出來,主觀之“意”與客觀之“象”***同構成了極富美感的詩歌“形象”。
詩歌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觀形象和主觀形象(客觀形象就是作者描寫的人物,如《赤壁懷古》中的周瑜,主觀形象是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鈴》中“我”的形象),也包含詩人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事象(動作形象,如《約客》中的“閑敲棋子落燈花”)、物象(事物形象,如《蟬》中的蟬)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煙直”“千樹萬樹梨花開”)。形象分析,重要者是要把握形象後面所蘊含的言外之意,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如《商山早行》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詩人通過幾組淺顯的意象,表現了奔波勞碌的旅人的形象,又如《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表現出詩人傷感的離別之情。所以在鑒賞詩歌形象時,僅憑詩歌表象來揣度詩人的情感是不全面的,意象的選擇往往表現詩人情感好惡、哀樂的寄托,如《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通過六組有意選擇的意象,詩人把旅途的倦怠、對飄泊生活的無奈和家鄉的思念之情表現出來,感情就顯得更醇厚和凝重了。
在指導學生分析詩歌形象時,首先是先讓學生有壹定的形象儲備,比如“殘月”往往暗示思念、“柳絲”喻指離別等等,積累壹定量的形象後,學生會形成初步的形象鑒賞,但學生這時往往又會形成“刻板印象”,凡碰到類似的都會做統壹的解釋,意象單壹化了,因此應該讓學生有所區別,特別是相似形象在不同詩歌中不同的含義。如此方能讓學生真正把握詩歌形象的真正意蘊。
二、詩歌的語言語言是詩歌表達的載體,分析詩歌的語言,要從詞句入手,理解詩歌語言的意蘊,體會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進而把握詩歌表情達意的語言特色。詩歌語言具有凝練、含蓄、抒情、跳躍等特點,而更重要的是詩歌語言的語境義,不同的語境可以使平凡的字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王國維評曰:著壹“鬧”字而境界全出。
為何壹普通的鬧字在這裏用得好?因為它寫出了春意盎然,百花爭艷的景象,類似的還如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中的“弄”字,又如2003年全國高考題中分析王維《過香積寺》中“泉聲咽危石,月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字,謂此二字為全詩“詩眼”。“咽”字本為動詞,冷本為形容詞,在此,咽、冷二字就用了擬人的修辭,泉水由於巖石的阻擋,發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而照在青松上的月光,由於山林的幽暗,似乎更幽冷,“咽、冷“二字非常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故此二字為全詩詩眼。
學生分析詩歌語言,最大問題在於籠統,套話過多,有的因為詩歌讀不懂,就直接寫“詩歌語言生動、精妙”等話,言不及意。因此,在訓練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詩歌作詳細的分解,即把讀者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詩句的意思明確地表述出來。
然後在讓學生明確具體哪個字是全詩的“詩眼”,它在詩中起到的作用。這樣指導學生來分析,學生就不會有無從下筆之感。
要言之,根據詞語的語境義來分析,就會有明確的思路。所以,不管題目如何要求,分析語言最要者結合詩境、語境,就不會茫然無措。
三、評價詩歌的寫作技巧古典詩歌是用很少的、固定的字數去表現壹定的人物、景物,借以表達某種情感,僅憑語言的高度凝練還不能夠完全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還需要借助壹定的寫作技巧。1、修辭手法。
詩詞中用到的修辭手法很多,有比喻、擬人、借代、對偶、誇張、象征、寄寓等,象在《詩經》中運用嫻熟的“比興”手法,在後代如樂府詩中就大量用到,如《孔雀東南飛》中首二句以“孔雀東南飛,五裏壹徘徊”來起興,喻焦仲卿夫妻分離。詩歌中的修辭手法往往不難看出,但其難處是把修辭手法在詩歌中的作用弄明白,在教學中,有同學只是指出這首詩運用了何種修辭,但其作用卻不提片言,這實際反映了鑒賞能力不夠高。
所以,要讓學生明白詩歌中有哪些常見的修辭手法,並且要知道這些修辭手法在詩歌中起到的作用,這樣才能在實際的鑒賞中回答得全面具體。2、表達方式。
詩歌的表達方式主要有四種: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其中考核的重點是描寫與抒情。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抒情有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
在教學中,較難把握的是“虛實結合”,也有的稱之為“虛實相生”。究竟何者為虛,何者為實頗難定奪。
其實,虛實相對,“有者為實,無者為虛”,這是最根本的原則,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三類:⑴、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仙境。⑵、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
如李煜《虞美人》“雕欄玉砌。
3. 關於學生的詩歌
關於學生的詩歌,如勉勵學生的詩句示例: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4、堅誌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
5、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6、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8、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9、不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10、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11、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1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1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14、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6、日日行,不怕千萬裏;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17、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18、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19、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0、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21、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22、常將冷眼看螃蟹,看妳橫行到幾時。
23、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4、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6、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29、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30、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4. 關於學習的詩句小學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壹日曝十日寒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文嘉《今日詩》)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少年易學老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