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夜歌》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壹。
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
《子夜歌》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民歌,多為訴說愛情,文辭簡單而動人。這首詩借助織布這個動作,壹語雙關,表達了女子對愛情的追求。
女子認識情郎,乃是希望兩心如壹,能夠得到匹配。所以,布匹的匹成為匹配的匹,而絲線的絲成為思念的“思”,諧音雙關,真情動人。
2、《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詩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百姓的民歌中有大量采用諧音的手法,而劉禹錫是壹個比較能夠民歌中汲取養分的詩人。他壹面采取了民歌的生動自然活潑真實,壹面用文雅化的文字來寫,就有了《竹枝詞》。
道是無晴卻有晴”,說的是天氣,其實是愛情。聯系到“聞郎江上踏歌聲”,毫無疑問是女子對情郎的愛慕。而這種表現方式,含蓄而又大膽,正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3、《新添聲楊柳枝》
壹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裏許元 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兩句詩很有名,用骰子的入骨寫情意的入骨,將愛情的刻骨纏綿寫得淋漓盡致。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是晚唐詩人溫庭筠,不知道這首詩的其他句子。
我們看“井底點燈深燭伊,***郎長行莫圍棋”,用的就是諧音梗。深燭,音諧深囑,寫女子“深囑”情郎。這種諧音梗,用在女子對情郎說話場合,那真是分外有味道,既體現女子的巧思,也體現兩人的親密關系。
4、《幹思》
井面開花井底下紅,篾絲籃吊水壹場空。
梭子裏無絲空來往,有針無線枉相縫。
這是明代的民歌,說話語氣更加通俗直白,而諧音的運用,既具有生活化特征,也增添了含蓄感。詩歌名字“幹思”,可以理解為白相思。“無絲”雙關“無思”,“相縫”雙關“相逢”,頗為巧妙。
具體來說,四句全部在寫白相思:井面開花井底下紅,白開,篾絲籃吊水壹場空,白吊。梭子裏無絲空來往,白來。有針無線枉相縫,白縫。這些東西都是百姓生活裏常見的東西,用在詩句中很平常卻有韻味,讓人非常佩服。
5、《舊人》
情郎壹去兩三春,昨日書來約道今日上我們。
將刀劈破陳核桃,霎時間要見舊時仁。
這首詩同樣是明代民歌,我們看這首詩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舊日情侶要重新相見了。如果是格律詩,前兩句壹說,後兩句本來不該說了。但是民歌就是要通俗,就是要符合心境。
女子心中激動,她必須要喊:“我馬上要見老情人啦,開心啊!”但是她又不好明白大喊,所以拿了舊核桃來裝樣子,“舊時仁”諧音雙關“舊時人”,也是有趣。這是老百姓的才華,這是老百姓的文化,其實並不比專業詩人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