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河南道濟州惲城縣》引《搜神記》雲:韓憑妻自投臺下,“左右攬之,著手化為蝴蝶。”又沈德潛編《古詩源·烏鵲歌》註引《彤管集》雲:“韓憑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美,王欲之,捕舍人,築青陵之臺,何氏作《烏鵲歌》以見誌,遂自縊。”《烏鵲歌》曰:“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
《搜神記》中的韓憑夫婦面對宋康王的搶奪人妻荒淫無道,堅貞不屈,死後衣化為蝶,墓生相思樹的淒美而生動的愛情故事。被後人逐漸升華,成為歌頌堅貞愛情的典故。王勃《春思賦》:“遊絲空罥合歡枝,落花自繞相思樹。”李商隱《青陵臺》詩:“莫訝韓憑為蛺蝶,等閑飛上別枝花。”李白《白頭吟》:“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唯見青陵臺。”“青陵臺”,即韓憑妻自投之臺,後人為紀念韓憑夫婦所建。
這棵“相思樹”,古往今來,影響之深,可謂深入人心。梁啟超先生在遊歷臺灣時,還寫了《臺灣竹枝詞》,其中雲:“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這棵樹根深葉茂,鳥語啾啾,我們來看看幹寶的原創“相思樹”。
戰國時代,宋康王手下有壹個名叫韓憑的門客。他娶妻何氏,長得很美麗,卻被宋康王看中了。宋康王酗酒好色、暴虐無道,派人到韓憑家裏,把她搶奪了過去。韓憑當然流露出了很怨恨的神色,宋康王就把他捉起來,罰他去做苦工。
壹天,何氏偷偷地請人送了壹封信給韓憑,表明自己的心跡。她怕讓別人看出,便用了這幾句隱語:“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這封信不慎落到了宋康王的手裏。他看看不懂,便給他身邊的人看,也壹句不懂。
後來,有壹個名叫蘇賀的大臣看了解釋道:“‘其雨淫淫’,是說她又愁苦,又想念;‘河大水深’,是說不能互相來往;‘日出當心’,是說她處在壓迫之下,只有壹死。這是表示她對韓憑的愛情的。”宋康王聽了非常憤怒,便下令加倍折磨韓憑。韓憑受苦不過,自殺了。這消息給何氏知道了,她便暗中換上壹件陳舊而有些酥爛的衣服,靜候機會。
壹天,宋康王叫何氏陪他壹同登上壹座高臺上去遊玩。她乘人不備,猛地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