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聯出自蘇州石湖余莊楹聯,據聞由清末詩僧八指頭陀敬安詩中的“水清魚嚼月,山靜鳥眠雲”詩句;修改數字,遂成本聯。
擬人化地將“嚼月”改成“讀月”,“眠雲”改成“談天”,鮮明地襯托了環境的幽靜、清麗和嫵媚,蘊涵了濃厚的書卷氣。
描寫景色的古詩:
滁州西澗
作者韋應物朝代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
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壹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