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照
驚舲馳桂浦,息棹偃椒潭。簫弄澄湘北,菱歌清漢南。
這首詩描寫了人們采菱時吹簫作歌的情景。
2、詠懷
阮籍
駕言發魏都,南向望吹臺。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
戰士食糟糠,賢者處篙萊,歌舞曲未終,秦兵已得末,
夾林非吾有,朱宮生塵埃, 軍敗華陽下,身竟為土灰。
吹臺在現今河南省開封市郊,戰國時是魏國首都,叫大梁,有古跡吹臺。詩句中“簫管有遺音,”則說明遠在戰國時期以前,簫就為人們所喜愛,所流傳,並建造吹臺。簫不但能單獨吹奏,合奏,還可為歌舞者伴奏。《詠懷》是壹首古老的懷舊詩。
3、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落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詞中描繪元夕之夜,到處火樹銀花,街上車水馬龍,人們吹著笙、管、笛、簫,載歌載舞,民間歡慶鬧元宵的熱鬧場面。
4、大詩人李白在《憶秦娥》中吟出: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用“簫聲咽”描寫傷別,寄托思情,可謂“簫聲輕,情義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難舍難分的傷別意境。
然而,唐代詩人溫庭筠的《經舊遊》中壹句:“涼月殷勤碧玉簫。”又給我們以清爽淡雅之感。
煙花三月揚州城古跡頗多,有歷代文人留下墨寶,其中有詩曰:“何處玉簫天似水,瓊花壹夜白如冰”。玉簫瓊花美不勝收。
5、傷友人悼吹簫妓 杜牧
玉簫聲斷沒流年,滿目春愁隴樹煙。
艷質已隨雲雨散,鳳樓空鎖月明天。
6、簫 張祜
清籟遠愔愔,秦樓夜思深。碧空人已去,滄海鳳難尋。
杳妙和雲絕,依微向水沈。還將九成意,高閣佇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