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蘇州的那個角直?直前面那個怎麽讀?

蘇州的那個角直?直前面那個怎麽讀?

甪直Lùzhí神州水鄉第壹鎮——甪直(Lùzhí),這是原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費孝通對江蘇省蘇州市甪直鎮的高度評價和贊譽。甪直鎮作為神州水鄉古鎮的佼佼者,的確名不虛傳,它具有2500年的文明歷史。特別是她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贊嘆不已。 當人們來到甪直,很多人都會提出這樣壹個問題,那就是這個“甪”究竟是怎麽來的,這裏為什麽叫甪直?據《甫裏誌》載:甪直原名為甫裏,因鎮西有“甫裏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徑甪直,見這裏是壹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 甪直景區位於太湖之東30公裏,距蘇州市23公裏,距上海澱山湖風景區16公裏,由甪直鎮和周圍保護地帶所組成。是以羅漢塑像和以商業古街為主的典型江南水鄉古鎮,景區面積1.11平方公裏,保護地帶4.5平方公裏,辟保聖寺、海藏梅花墅2個景點,面積5.5公頃。 甪直鎮古稱“甫裏”,又名“六直”。周圍有吳淞江、清小江、界浦江、東大江環繞,又鄰近澄湖、獨墅湖、金雞湖、澱山湖、陽澄湖等湖群,故素有“五湖之廳”與“六澤之沖”之稱。鎮南2公裏的張陵山有青蓮崗文化類型與良諸文化類型的遺址,發掘得新石器時代墓葬11座,出土文物211件,距今已6000年。並有晉張蒼梧夫婦(漢張良後裔)的合葬磚室墓壹座,有墓碑仍存。這壹遺址附近建了磚瓦廠,因取土而慘遭破壞。鎮西南約7公裏的澄湖圍墾部分(包括車坊、澄墩、大姚大隊沿湖地區)。 1974年出土新石器時代至宋代各個時期的文物1200余件,並發現湖底遺存古井甚多,可能是春秋戰國的“搖城”遺址,又相傳鎮南的吳宮鄉,為古吳王闔閭的離宮;吳王夫差又在鎮西甫裏塘北岸築梧桐園。晚唐詩人陸龜蒙寫有《吳宮懷古》詩曰:“香逕長洲盡棘叢,奢雲艷雨只悲風,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闔閭離宮和梧桐園的確址雖不可考,但歷代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如唐代陸龜蒙、皮日休、羅癮;宋魏了翁;元倪雲林、趙孟頫、明文征明、沈周、歸有光、董其昌;近代葉聖陶、蔡元培、顧頡剛、郭沫若、徐悲鴻等來此隱居、遊歷、教學、活動,留下許多詩文書畫碑刻與遺跡,特別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的風貌尚存。在1.1平方公裏的建成區內,河網長5.6公裏,有橋梁40座,被舉稱“三步二橋”(包括近郊***56座。其中宋建1座,明建11座,清建23座,民國1座,建國後20座。宋明清橋梁中有17座系條石拱型橋,其中1座系全拱型結構而載入我國橋梁史)。沿河基本上是條石駁岸和碼頭,並配有工藝精細的石雕帶船纜眼,臨水商業古街縱橫長達2公裏,寬僅2米余,兩旁商店林立(五十年代尚有商業、手工業、服務行業等81個行業***637家和400多個攤販)。歷史上“甫裏八景”中有“西匯曉市”壹景。詩雲:“滿街魚蝦躍,筐筐蠶繭白,曉時人鼎沸,壹街盡輝煌。”即此寫照。今盛況雖不如前,“曉市”亦已取消,但商業古街的風姿猶濃,兩旁及沿河建築基本如舊(只是過街棚已拆除,和豐橋北堍及大街之兩端搞了若幹現代建築而破壞景觀)。此外,鎮上還有明代建築18幢和數百齡的銀杏、櫸樹7株,尤其是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聖寺羅漢塑像,素負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