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道光二十六年(1846)某月,隨州的李先生八十四歲,在鄉裏的私宅裏壽終正寢。
他的兄長的兒子,戶部主事李樹人,在京城接到訃告(報喪),將要辭去官職(回鄉)服喪。我前去吊喪祭拜,對他說:“在古代(喪禮來說),五服之內需要服喪壹年左右的親族長輩去世,出仕做官的人要辭去官職(回鄉守喪);五服之內服喪最輕的親族長輩去世,士子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如今您回鄉服喪,這是遵守禮制的表現啊。”李樹人說:“(我這樣做)難道(是)用來為禮制的嗎?(我這麽做只不過是用來)表達我的哀思罷了。”
邊說邊哭泣著說:“叔父下葬已經有些日子了,已經在墳墓之中埋下石棺,只是在墓前甬道中應當另外立塊石碑,來表露他的履歷事跡和品行道義以便使後來者看到,恭敬地把這件事情托付給先生。”於是(他)給我壹壹分條陳述了(李先生的履歷事跡和品行道義),非常詳細。
李樹人侍奉我非常尊敬,又以重禮請求,我豈能推辭?想到先生生性剛強正直,對任何事沒有什麽不敢做的。凡是他所承擔的事,必定出自公心,有時對屬於自己的私事,絲毫不放在心上。
越是別人所忌憚的事,(他)做起來越是勇敢。嘉慶初年,川楚各地教眾亂徒川楚紛紛起義,漢水沔水地區,荊州襄陽地區被侵擾摧殘接近全部。
隨州的西部有個環潭鎮,是壹個大鎮。賊眾將要大規模侵襲那裏並準備搶掠壹空。
先生告訴鎮上每家出壹個人,各自背負壹束柴薪,手執長竿點著壹支火把。在水邊像壹字雁陣壹樣整齊排列,通宵(在岸邊)焚燒柴火,火光連亙六七裏地,賊眾(因此)不敢渡水,隨州因此沒有陷入賊手。
靠近村子的地方有壹片田,很久以來都被水淹沒,官吏向臨近的村子要求上繳田賦,百姓因此所受之苦非常嚴重。先生向全部官署壹壹哀求,乞求免除無田百姓的田賦,最後官府答應了他的請求。
其他對鄉民有恩惠的事也都差不多是這樣子。所以縣裏有要興辦的事,除非他來倡導就不能辦好;鄉裏有了紛爭,除非他來調解就不會了結。
他地位高貴顯赫了,人人都說希望這樣!他生病了,大家都競相前去探視!他死了,人人(都)為他哭得非常傷心。李氏壹族,世代居住在隨州,家族出身微賤。
先生少年時與他的兄長某某發憤努力學習,估計自己最終沒有辦法光大自己的家族了,於是就離開學業去經商,逐漸積累了千金之資,全部用來資助兄長謀求學習出仕做官的學問,不過問其他的事。過了很久,就為(他的)兄長向朝廷捐納金錢,得以被授予丞官。
(後來)不斷升遷,官至雲南嵩明州知州,而先生本人也憑武學生的身份,取得資格做了都司之職。從此以後李氏諸子侄輩在才能仕途上連綿不斷,文學才能入仕做官進取,逐漸光大了李氏家族。
先生名某,字某。曾祖李某,祖父李某,都未出仕做官。
父親李某,因為嵩明君身份尊貴,接受朝廷封賞做了奉直大夫。先生有兩個兒子,長子李某,因為嵩明君生子比較晚,就過繼給他做了嗣子,後來(嵩明君生了兒子)也未再歸籍;次子李某。
孫子李某某。自從嵩明君去世二十年間,先生(獨立)撫養他的幾位孤兒,非常辛勞,特別周到。
李樹人到京城做官,先生全力資助他,就像(當年)資助他的兄長壹樣。他對待兄長的兒子,不知道他們不是自己的兒子;他對待自己的兒子,不知道他們不是兄長的兒子。
唉!從壹般人的角度來評價他,他對鄉人們的恩惠太多了;從通曉天地之道人事之理的得道者的角度來評價他,(會覺得)他對自己家族的貢獻更是難以做到的事啊!(正是因為)更難做到,才更是可以永垂不朽的啊! 註釋 1、隨州:地名。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位於湖北省北部。
隨州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據史籍記載和國內外專家學者考證,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就誕生在隨州烈山(厲山鎮),隨州烈山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聖地。隨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編鐘(打擊樂器),被海內外譽為世界奇跡。
2、墓表:猶墓碑。因其豎於墓前或墓道內,表彰死者,故稱。
後轉為指壹種特定的文體。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墓表》:“按墓表自東漢始,安帝元初元年立《謁者景君墓表》,厥後因之。
其文體與碑碣同,有官無官皆可用,非若碑碣之有等級限制也。”清惲敬《與李愛堂》:“惟是墓表之法,止表數大事,視神道碑、廟碑體不同,視墓誌銘體亦不同。
墓誌銘可言情,言小事,表斷不可。”姚華《論文後編·目錄中三》:“至與墓碣式同而名異者,有墓表,如呂憲;有墓專,如房宣。
表則樹於墓外,專或藏於墓中。” 3、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70世孫。
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
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
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
太平天。
2. 隋書 劉焯傳翻譯劉焯字士元,是信都昌亭人。
父親劉洽,任郡中功曹。
劉焯前額隆起脊背如龜,高瞻遠矚,聰明敏銳沈著持重,年少不喜歡玩耍。
小時候同河間劉炫結盟作朋友,壹起在同郡劉軌思那裏受學《詩經》,在廣平郭懋當那裏受學《左傳》,向阜城熊安生學習《禮》,都沒完成學業就離開了。
武強交津橋劉智海家裏壹向有很多古書,劉焯同劉炫到他那兒讀書,大約過了十年,雖然缺吃少穿,心裏仍很平靜。
於是憑著儒學出名,任州博士。
刺史趟熒引薦他作從事,被推薦作秀才,考試甲等。
同著作郎王劭壹起修訂國史,同時參與討論樂律歷法,壹再當值門下省,等待被咨詢,不久任員外將軍。
後來同眾儒在秘書省考核審定各家著述,趁著假期返回家鄉,縣令韋之業推薦他任功曹。
不久又進入京城,同左仆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國子祭酒蘇威、國子祭酒元善、博士蕭該、何妥、太學博士房暉遠、崔崇德、晉王文學崔贖等人在國子學***同討論古今疑難的意義及前輩賢人不通之處。
辱當登上座位,辯論詰難紛紛發起,都不能使劉焯認輸,楊素等人沒有誰不佩服他的學問精深博大。
六年,運輸洛陽《石經》到京城,因為文字模糊不清,沒有誰能識別,劉焯受皇帝命令同劉炫等人考核審定。
後來趁園子學祭奠先聖先師,劉焯同劉炫兩人論說義理,重重挫敗眾儒士,聚儒士都暗藏嫉妒怨恨,劉焯於是被緊急奏章所誹謗,削除名籍做百姓。
因此悠閑地生活在家鄉,專門把教學寫作當成本職,孜孜不倦。
賈逵、馬融、王逸、鄭玄傳授的書籍註釋,劉焯多有褒貶。
《九章算術》、《周髀》、《七曜歷書》十多部書,推算天象歷法的準則,計量山嶽海洋的方法,劉焯無不核查它的根據,窮盡它的奧秘。
撰作了十卷《稽極》,十卷《歷書》,《五經述議》,都流行於世。
劉炫聰明博學,名氣次於劉焯,所以當時的人把他們稱作“二劉”。
全國著名儒生後輩學者,希望能師從答疑受業,不遠千裏趕來的,不計其數。
評論者認為幾百年以來,學問淵博精深的儒士,沒有能在他之上的人。
但是他胸懷不曠達,在財物方面又很小氣,不交納酬金的人,從來不曾被教誨,當時的人因此貶低他。
廢太子楊勇聽說其名召見他,來不及進見,皇上命令劉焯侍奉蜀王,因為這不是他所願意的,很久不去。
蜀王聽了非常氣憤,派人把他上枷送到蜀地,發配他從事軍事防務。
後來主持校勘書籍。
蜀王因罪被廢棄,劉焯又同眾儒生修訂審定禮法刑律,任雲騎尉。
隋煬帝就位,改任太學博上,不久因病離職。
過了幾年,又被征召以待咨詢,於是進獻所作的《歷書》,但同太史令張胄玄多有不同,遭駁斥不被采用。
大業六年死去,時年六十七歲
3. 隋書 劉焯傳翻譯白話釋義: 劉焯字士元,是信都昌亭人。
父親劉洽,任郡中功曹。劉焯前額隆起脊背如龜,高瞻遠矚,聰明敏銳沈著持重,年少不喜歡玩耍。
小時候同河間劉炫結盟作朋友,壹起在同郡劉軌思那裏受學《詩經》,在廣平郭懋當那裏受學《左傳》,向阜城熊安生學習《禮》,都沒完成學業就離開了。 武強交津橋劉智海家裏壹向有很多古書,劉焯同劉炫到他那兒讀書,大約過了十年,雖然缺吃少穿,心裏仍很平靜。
於是憑著儒學出名,任州博士。刺史趟熒引薦他作從事,被推薦作秀才,考試甲等。
同著作郎王劭壹起修訂國史,同時參與討論樂律歷法,壹再當值門下省,等待被咨詢,不久任員外將軍。 後來同眾儒在秘書省考核審定各家著述,趁著假期返回家鄉,縣令韋之業推薦他任功曹。
不久又進入京城,同左仆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國子祭酒蘇威、國子祭酒元善、博士蕭該、何妥、太學博士房暉遠、崔崇德、晉王文學崔贖等人在國子學***同討論古今疑難的意義及前輩賢人不通之處。 辱當登上座位,辯論詰難紛紛發起,都不能使劉焯認輸,楊素等人沒有誰不佩服他的學問精深博大。
六年,運輸洛陽《石經》到京城,因為文字模糊不清,沒有誰能識別,劉焯受皇帝命令同劉炫等人考核審定。 後來趁園子學祭奠先聖先師,劉焯同劉炫兩人論說義理,重重挫敗眾儒士,聚儒士都暗藏嫉妒怨恨,劉焯於是被緊急奏章所誹謗,削除名籍做百姓。
因此悠閑地生活在家鄉,專門把教學寫作當成本職,孜孜不倦。 賈逵、馬融、王逸、鄭玄傳授的書籍註釋,劉焯多有褒貶。
《九章算術》、《周髀》、《七曜歷書》十多部書,推算天象歷法的準則,計量山嶽海洋的方法,劉焯無不核查它的根據,窮盡它的奧秘。 撰作了十卷《稽極》,十卷《歷書》,《五經述議》,都流行於世。
劉炫聰明博學,名氣次於劉焯,所以當時的人把他們稱作“二劉”。全國著名儒生後輩學者,希望能師從答疑受業,不遠千裏趕來的,不計其數。
評論者認為幾百年以來,學問淵博精深的儒士,沒有能在他之上的人。但是他胸懷不曠達,在財物方面又很小氣,不交納酬金的人,從來不曾被教誨,當時的人因此貶低他。
廢太子楊勇聽說其名召見他,來不及進見,皇上命令劉焯侍奉蜀王,因為這不是他所願意的,很久不去。 蜀王聽了非常氣憤,派人把他上枷送到蜀地,發配他從事軍事防務。
後來主持校勘書籍。蜀王因罪被廢棄,劉焯又同眾儒生修訂審定禮法刑律,任雲騎尉。
隋煬帝就位,改任太學博上,不久因病離職。過了幾年,又被征召以待咨詢,於是進獻所作的《歷書》,但同太史令張胄玄多有不同,遭駁斥不被采用。
大業六年死去,時年六十七歲。 原文: 劉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也。
父洽,郡功曹。焯犀額龜背,望高視遠,聰敏沈深,弱不好弄。
少與河間劉炫結盟為友,同受《詩》於同郡劉軌思,受《左傳》於廣平郭懋常,問《禮》於阜城熊安生,皆不卒業而去。 武強交津橋劉智海家素多墳籍,焯與炫就之讀書,向經十載,雖衣食不繼,晏如也。
遂以儒學知名,為州博士。刺史趙煚引為從事,舉秀才,射策甲科。
與著作郎王劭同修國史,兼參議律歷,仍直門下省,以待顧問。俄除員外將軍。
後與諸儒於秘書省考定群言。因假還鄉裏,縣令韋之業引為功曹。
尋復入京,與左仆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國子祭酒蘇威、國子祭酒元善、博士蕭該、何妥、太學博士房暉遠、崔宗德、晉王文學崔賾等於國子***論古今滯義前賢所不通者。每升座,論難鋒起,皆不能屈,楊素等莫不服其精博。
六年,運洛陽《石經》至京師,文字磨滅,莫能知者,奉敕與劉炫等考定。 後因國子釋奠,與炫二人論義,深挫諸儒,鹹懷妒恨,遂為飛章所謗,除名為民。
於是優遊鄉裏,專以教授著述為務,孜孜不倦。賈、馬、王、鄭所傳章句,多所是非。
《九章算術》、《周髀》、《七曜歷書》十餘部,推步日月之經,量度山海之術,莫不核其根本,窮其秘奧。 著《稽極》十卷,《歷書》十卷,《五經述議》,並行於世。
劉炫聰明博學,名亞於焯,故時人稱二劉焉。天下名儒後進,質疑受業,不遠千裏而至者,不可勝數。
論者以為數百年已來,博學通儒,無能出其右者。然懷抱不曠,又嗇於財,不行束修者,未嘗有所教誨,時人以此少之。
廢太子勇聞而召之,未及進謁,詔令事蜀王,非其好也,久之不至。王聞而大怒,遣人枷送於蜀,配之軍防。
其後典校書籍。王以罪廢,焯又與諸儒修定禮律,除雲騎尉。
煬帝即位,遷太學博士,俄以疾去職。數年,復被征以待顧問,因上所著《歷書》,與太史令張胄玄多不同,被駁不用。
大業六年卒,時年六十七。 此文出自唐代魏征所著的《隋書》 擴展資料寫作背景: 首先,它有明確的指導思想。
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親歷了滅隋的戰爭,在執政之後,他經常談論隋朝滅亡的教訓,明確提出“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的看法。汲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鑒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導思想。
其次,《隋書》弘揚秉筆直書的優良史學傳統,品評人物較少阿附隱諱。主編魏征剛正不阿,他主持編寫的紀傳,較少曲筆,不為尊者諱。
如隋文帝之“刻薄”專斷,“不悅詩書”,“暗於大道”,隋煬帝矯情飾貌,“鋤誅。
4. 奉承別人叫做“給人戴高帽”,古代真的是給人送高帽子嗎生活中經常聽到“戴高帽” 壹詞,我們把那些喜歡別人當面奉承的人叫“好戴高帽者”。
有壹個京官要到外地就任,去告別他的老師。老師說:“地方官不好當,要小心謹慎才對。”
學生答道:“我準備有壹百頂高帽子,逢人就送他壹頂,應該會相處融洽吧!”老師聽了,很是生氣:“讀書人講究正直坦率,何必如此? ”學生連忙說:“天下像老師這樣不喜歡被奉承的又有幾個呢! ”老師點點頭:“妳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啊!”學生出來後,告訴別人:“我的高帽子原來有壹百頂,現在只剩下九十九頂了。 ” 當然這只是壹個故事。
據《北史?熊安生傳》謂:“宗道暉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將初臨,輒服以謁見,仰頭舉肘,拜於屐上。自言學士比三公。”
清乾隆年間的學者翟灝所撰《通俗篇》卷二十五“服飾”類有“好戴高帽”條。其引述此段史料後,加按語曰:“今謂虛自張大,冀人譽己者,曰好戴高帽子,蓋因乎此。
” 按翟灝的說法,“戴高帽”壹詞出自北魏時壹個叫宗道暉的儒生。其人行為怪異,喜歡戴高帽子,穿很大的木屐鞋。
從其批註來看,好戴高帽的陋習在乾隆時已很普遍^在明朝初期,官員還都是“烏紗矮冠”。明中期後,社會風氣大變。
如正德時的兵部尚書王敞,“紗帽作高頂,靴作高底,輿用高杠,人呼為‘三高先生(《客座贅語》卷壹)。 從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戴高帽”由壹人之陋習演變為整個社會的不良風氣,繼而反映到人們的社會心理中。
我們把奉承別人叫“戴高帽”,當然不是送壹頂帽子,而是對對方虛榮心理的壹種滿足。
5. 河北冀州古代有哪些名人名事壹、帝王官吏 1、邳 彤 劉秀到洛陽後拜邳彤太常之職,後又改任左曹侍中,專侍於皇帝左右。
宋朝時祁州人將邳彤尊為“藥王”,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祁州建立“藥王廟”。清朝時體仁閣大學士劉墉又特為“藥王廟”書匾。
2、馮跋(?-431),字文起,東晉十六國時北燕國君,長樂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鎮嶽良村)人。公元409年,燕王高雲被部下所殺,馮跋平定事變,被眾將推舉為王,年號“太平”,國仍稱燕(史稱北燕)。
公元431年,馮跋得重病,諸子和其弟爭王,互相殘殺,跋驚嚇致死。 3、馮弘,字文通,馮跋之弟,北燕國君。
馮跋在位時,馮弘被封為中山公。馮跋死後,馮弘殺死馮跋的兒子馮翼,自立為北燕國君,年號“太興”,在位六年。
公元437年,魏攻打北燕兵臨城下,馮弘被迫逃往高麗(今朝鮮),兩年後被高麗王所殺。 4、馮太後(441-490),長樂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鎮嶽良村)人,北燕國君馮弘的孫女,傑出的女改革家。
5、馮熙(?-495),字晉昌,長樂信都(今冀州市嶽良村)人,馮太後之兄,其父馮朗投降北魏,後獲罪被殺。馮朗被殺後,馮熙由其母攜帶逃到羌氐中撫育,學到壹身好武藝。
後來到長安從師,學習《孝經》、《論語》和陰陽兵法。 馮熙長子馮誕又娶孝文帝的妹妹長樂公主為妻,拜駙馬都尉、侍中、征西大將軍、南平王。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馮熙病死,追贈大司馬、太尉、冀州刺史備九錫,孝文帝為其作墓誌銘,以示哀悼。 6、尚義,明代冀州(今冀州市)人,為官清廉,被稱作“布袍令”。
尚義永樂三年考中舉人,曾任延安縣令。尚義在延安任縣令十八載,為官公正廉潔,壹心為民,從不貪臟,終生只穿破舊的布袍,只有朝祭公服是絹做的,人稱“布袍令”。
尚義為官數年,貧窮如故。延安縣民眾為尚義立“遺愛碑”。
7、孫敬,字文寶,漢代信都(今冀州市)人,“頭懸梁”的典故即出自孫敬。《太平禦覽》載:其“好學,晨夕不休”,他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人稱“閉戶先生”。
孫敬苦讀常通宵達旦,為消除困意,系發於屋梁,若低頭欲睡,拽其發而警醒。孫敬憑借其獨特的“懸梁”精神苦學,終能通今博古、滿腹經綸,成為當時的知名大儒。
後人對孫敬“懸梁”苦讀的精神極為敬仰,《三字經》中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把孫敬、蘇秦以及車胤的“囊螢”、孫康的“映雪”,引為苦讀的楷模。 8、劉焯(zhuo)(544-610),字士元,隋朝經學家、天文學家,信都縣(今冀州市)人。
劉焯自幼聰慧,並與河間劉炫友善,兩人壹起向信都郡劉軌思學習《詩經》,向廣平郭懋(mao)常學《左傳》,向阜城熊安生學《儀禮》,後又在武強的大儒劉智海家苦讀十年,遂成知名學者,出任州博士,同劉炫並稱“二劉”。 劉焯的著述有《稽極》十卷、《歷書》十卷、《五經述議》等書,後散失。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輯有《尚書劉氏義疏》1卷。唐魏征《隋書》“儒林”中介紹劉焯時說:“論者以為數百年以來,博學通儒,無能出其右者。”
現代歷史學家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第三冊中寫到“隋朝最著名的儒生只有劉焯、劉炫二人。” 9、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七世孫,“竹溪六逸”之壹,與李白、杜甫以及皇甫冉等文豪友善,亦有詩文佳作行世,後散失。
10、胡宗照(1884-1942),字峰蓀(sun),筆名耐翁,冀州(今冀州市伏家莊村)人,近代著名書法家。胡宗照出身於書香門第,先祖胡存武曾創辦義學,祖父胡鎣(ying)為清代候選訓導,在義學任塾師,父胡庭麟曾任教於京師,善書法。
11、道安(312-385),東晉時傑出的翻譯家、著名高僧。道安出生於扶柳縣(今冀州市小寨鄉扶柳村)的壹個讀書人家,原姓魏(壹作衛),自稱釋道安。
12、宋邁倫(1809-1893),名彥超,字邁倫,清朝中葉著名的愛國武術家,人稱“神拳宋老邁”,冀州(今冀州市漳淮鄉趙家莊村)人。其父宋奇策曾任清朝大學士。
13、尹福(1840-1909),字德安,號壽鵬,冀州(今冀州市漳淮鄉漳淮村)人,清末武術家,人稱“瘦尹”,曾為光緒拳師。 14、李子鳴(1900-1995),八卦掌第三代傳人,人稱“武傑”,冀州(今冀州市冀州鎮李桃村)人。
15、張敞:西漢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子高。初為太仆丞。
宣帝時任太中大夫,得罪大將軍霍光,貶為函谷關都尉,霍光死後任京兆尹。後又任冀州刺史。
任京兆尹時每日為夫人畫眉毛。後“畫眉”成為夫妻恩愛的千古風流佳話。
16、崔宏:字玄伯,少有奇才,號稱“冀州神童”。出身於當時北方最大的士族清河(今山東清河)崔氏。
前秦皇帝苻堅之弟陽平公苻融到冀州後,對他虛心禮敬,拜為陽平公侍郎,領冀州從事。時人稱他‘有王佐之才,近代所未有也。
17、李格非:字文叔,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之父。北宋文章名流,《宋史》中有傳。
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進士,曾任冀州(今冀州市)司戶參軍、試學官。
6. 古意中表示埋葬的詞古文中表示埋葬之意的詞:
埋殯——埋葬,殯葬。《水滸傳》第二回:“埋殯在村西山上祖墳內了。 史進 家自此無人管業。”
殯葬——土葬的文言用詞。《東周列國誌》第三二回:“故為人子者,生則致敬,死則殯葬,未聞父死不殮而爭富貴者。”
埋堙——掩埋屍體。宋 王安石 《車螯》詩:“尚恐擉者得,泥沙常埋堙。”
埋匿——埋藏;掩埋屍體。《北史·儒林傳下·熊安生》:“某村古冢,是 晉 河南將軍 熊光 墓,去此七十二世。舊有碑,為村人埋匿。”
埋翳——掩埋;掩蓋。唐 李白 《相和歌辭·門有車馬客行》:“北風揚胡沙,埋翳周與秦 。”
7. 戴高帽是什麽意思戴高帽也叫扣高帽,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擡高別人,不管是故意的還是實在的。
《北史·熊安生傳》謂:“宗道暉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將初臨,輒服以謁見,仰頭舉肘,拜於屐上。自言學士比三公。”清代乾隆年間學者翟灝撰《通俗篇》卷25“服飾”類“好戴高帽”條,引述此條史料後,加按語曰:“今謂虛自張大,冀人譽己者,曰好戴高帽子,蓋因乎此。”按翟灝的說法,好戴高帽的陋習,典出北魏時。因為宗道暉是北魏時的壹個自我感覺極好,行為方式有些怪異的儒士,他戴的高翅帽,特別是他穿的壹雙很大的鞋子,使他在北方聲名遠播。此說能否成立?有待進壹步考證。值得註意的是,從翟灝的按語來看,乾隆年間就有“好戴高帽子”的說法,喜歡別人吹捧自己。當然,這並非說,好戴高帽子這種陋習,從乾隆時才開始。管窺所及,有文獻可查的,至遲在明中葉,這種陋習已在社會上普遍漫延開來。好戴高帽子陋習產生的前提,是以高帽為尊榮社會心理的普遍化。明朝初年,官員“烏紗矮冠”,並不以高帽為榮。但到明中葉,則風氣大變。如正德時兵部尚書王敞,“紗帽作高頂,靴作高底,輿用高杠,人呼為‘三高先生’”。(《客座贅語》卷壹)。可見烏紗帽由矮變高了,高帽子吃香。封建社會是官本位社會。既然手中大權在握的官老爺以戴高帽為尊榮,社會風氣必然隨之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