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涇鎮成市於宋,建鎮於元,是壹個已有壹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地跨吳越兩界。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布,區內河道縱橫,素有“三步兩座橋,壹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芙蓉鎮”。2005年9月入選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單。
進入三間四柱的“楓涇”石牌樓,沿著包圍老鎮區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進“東柵”石坊,走過壹條又壹條的青磚石板的沿河老街,跨過壹座又壹座的石橋,壹片又壹片的古建築群順長達五裏的河街鋪展開來。每天清晨,河邊橋堍的茶館就茶香飄溢,四鄉的漁船穿過夾河的臨水樓臺、石河埠,集中到長長的臨河廊棚前排成魚市,河面上水波蕩漾,正如民謠說唱的“壹月螺螄二月蜆,桃花三月甲魚肥......”
過石牌樓進入生產街,沿河壹長排逶迤綿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蓋頂,黑色小磚鋪地,壹盞盞大紅的燈籠在廊檐下高高懸掛著,正所謂古巷通幽。明清時這條街上米行壹家挨壹家,那時家家門前建有風雨廊棚,到近代多已雕敗,現在地廊棚是重建的;平時年輕人都去上班,老阿婆們就在廊下以河岸做臺,宰魚淘米、洗菜浣衣;街上的老房子雖然門面不大,但小弄狹長,可見庭院深深;楓涇的河街都是壹邊人家枕河,壹邊人家面河;河對面是和平街枕河老屋,東頭壹座飛梁畫棟、中國的戲劇始具雛形,到宋、金兩代正式形成戲劇這石基翹角的古戲臺,戲臺是古代專供演出的壹種室外舞臺。唐朝中期,種文藝形式。當時,戲劇演出場所統稱戲場,唐詩中又有“樂棚”、“歌臺”、“舞臺”、“露臺”等名稱的記載;宋代演變為勾闌、邀棚,勾闌的臺已經有固定的頂了。元代,中國戲曲達到鼎盛,“戲臺”壹名也正式出現。楓涇古戲臺建在城隍廟廣場上,壹面臨街,壹面臨河,每逢演戲,從水路乘船而來的人坐在船上就可看戲。清朝,南北城隍廟開始有廟會。《續修楓涇小誌》載:“至期士女傾室往觀,百裏內聞風而來者,舟楫雲集,河塞不通。”可見其盛況。屆時,商販、京劇班、馬戲團等雲集楓涇,古戲臺臺上臺下十分熱鬧。現在的古戲臺是重建的,重建後的古戲臺面寬64米,進深44米,舞臺面積28平方米,歇山式頂,飛檐翹角,古意盎然。戲臺對面,壹排臨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館,遊人可挑臨窗座位坐下休息,壹面品茶,壹面聽戲,還可臨窗觀景,悠哉遊哉,不亦樂乎!相傳廊棚的美人靠岸隔河就能觀看演出呢。
踏過生肖石,在長廊東首城隍廟橋堍,有壹道顯眼的西洋式紅色門面,這是東區火政會舊址,上海地區僅存的較完整的近代消防機構,門前河中停靠著壹艘紅色的救火船,是上海最後壹條水上救火船。和平街上原房管所大院正在重建“三百園”,石砌院門,三進大院,是三個收藏展出百樣民俗用品的收藏館的合稱,現已建成布置正式開放的百籃館,百籃館設在中間壹排樓房,前有庭院,壹只巨大的古代元寶藍仿制品,擺放在庭院壹側中央,成為百籃館的標誌。館中收藏了江南水鄉農家的各種提籃,有壹百件各種用途、形制不壹的籃子實物,全面反映了籃子與歷代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況:有出生時睡得搖籃,讀書時提的書籃、擺在家裏的禮籃以及日常用的飯籃、菜籃,上墳祭祖用的香籃,做壽用的壽籃、女工用的針線籃以及蒸東西的烘籃、煙籃等等琳瑯滿目。“曉日提竹籃,家童買春蔬。”白居易的詩句生動傳神的描寫了籃子已經融入了江南人家的生活中的情景。從反映楓涇風貌的民謠“河多橋多弄堂多,唔呶喔哩藍頭多”中就可以看出籃子在江南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平街上還有壹處保留了十九世紀後半葉歷史陳跡的所在,值得壹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