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讀林徽因的詩《那壹晚》,感受民國美女的才情

讀林徽因的詩《那壹晚》,感受民國美女的才情

《那壹晚》

作者:林徽因

那壹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

那壹晚妳的手牽著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

那壹晚妳和我分定了方向,

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飄,

細弱的桅桿常在風濤裏搖。

到如今太陽只在我背後徘徊,

層層的陰影留守在我周圍。

到如今我還記著那壹晚的天,

星光、眼淚、白茫茫的江邊!

到如今我還想念妳岸上的耕種:

紅花兒黃花兒朵朵的生動。

那壹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頂層,

蜜壹般釀出那記憶的滋潤。

那壹天我要跨上帶羽翼的箭,

望著妳花園裏射壹個滿弦。

那壹天妳要聽到鳥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靜候著妳的贊賞。

那壹天妳要看到零亂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闖入當年的邊境!

走到工業區的手機店門口,忽然門口響起了謝軍的歌《那壹夜》,他那沙啞的聲音傳遍了整個街道。“那壹夜 ,妳沒有拒絕我;那壹夜 ,我傷害了妳;那壹夜, 妳滿臉淚水;那壹夜 ,妳為我喝醉……這不是偶然,也不是祝願……”突然想起了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的林徽因的詩《 那壹晚》,陡然覺得和這歌詞有點相似。今晚不加班,白馬我就細細的讀壹下這首詩吧。

這首詩壹***分為三節,二十二行。以“那壹晚”開頭的,全詩的前六句是詩的第壹節,第七句到第十四句是第二節,第十五句到最後壹句為第三節。這是壹首詩人關於自己對少女時代的回憶和現在對青春往事的心靈獨白。這首詩帶著淡淡的感傷,清醒的理智,和絲絲的眷戀。當時它是詩人以“尺棰”為筆名,發表在1931年四月份第二期的《詩刊》上的。

這時的詩人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結婚。詩人寫這首詩是對經年往事的壹種回憶,恍如驚鴻壹瞥,不堪回首。時年林徽因已經二十七歲,而當年與徐誌摩在倫敦相識的時候,她才十五六歲。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物是人非,各已成家。青春的湧動和往昔的未已之心,像被約束在銀河裏的繁星,我們只能仰望。才女林徽因也不例外。

那壹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這個“那壹晚”不單單是指兩人相約的最後壹晚,它還暗示了詩人從心靈裏向心中的朋友說再見的那壹刻。我的船與河心兩個詞語是壹種暗喻。河心代表了心心相印的情感,我的船代表著自己壹個人的情感。這個“推”字用得很有力量感。推出,在這裏就是退出。當年徐誌摩在倫敦認識詩人時他已經結婚,而詩人恰在豆蔻韶華。兩人結下的情誼令彼此都非常的心動。徐誌摩有離婚的想法,林徽因也明白自己的處境——這確實是違背世俗的。從林徽因處理這份情感上來看,她確實夠理智夠冷靜,縱然是天大的喜歡,她也能慧劍斬情絲的。這第壹節的第壹句沒有道明是誰或者是誰的力量這麽大,把她的心推出本可以重疊的兩顆心。了解了詩人的性情,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是她自己把她的船推出的。

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白馬覺得,天的澄藍代表著詩人的理智,而星星是詩人夢想的代名詞。明白了這兩個意象的指代,這壹節的詩意就能明白了。

那壹晚妳的手牽著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人和人壹生能有幾次牽手呵!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還是親情,等牽手走過的路溶入記憶,總覺是溫馨的。牽手對於友情來說是純真的,對愛情來說是浪漫的,對親情來說是親昵的。當時的林徽因,才十五六歲,正處在幻想與孤獨的年輕少女時代,況且又在異國他鄉,對友情的渴望和其他同齡女生壹樣的。而壹旦壹份表白來臨的時候,又覺得很突然,很驚慌,很無措。當時她不知道怎麽辦,所以就出現了詩句中的“迷惘”,“重愁”。可機敏的她隔天後把心事告訴了她老爸,最後父女倆便有了接下來詩句中所描寫的那個決斷。

那壹晚妳和我分定了方向,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這是壹種決絕,詩人自己決定的,而另外壹個人應該沒有這麽決絕。“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這壹句的意思我們都能讀懂,只是不附合現在的字句表達習慣,用現在的字句表達應該是:兩人各認取各自生活的模樣。

詩的第二節以四個“到如今”開始,語勢從激烈逐漸舒緩,這中間的抒情像風雨漸漸變小而遞減式的終歸平靜,到節尾最後壹句“到如今我還想念妳岸上的耕種:紅花兒黃花兒朵朵的生動。”讀後令讀者覺得詩人青春裏吹氣如蘭的和婉氣質蘊含在這字句裏,盡管她在生命的海洋裏遠遠望著徐誌摩,如隔岸觀花。她也對孩子們說過她對徐誌摩的崇拜。這兩句是在說她思念徐誌摩寫的詩篇。“岸上的耕種”是在比喻徐誌摩在文學詩歌領域的創作成就。的確,徐誌摩是新月派的領軍者,才華出眾,他在新詩的寫作探索上對林徽因還是很有影響的。“紅花兒黃花兒朵朵的生動。”是指徐誌摩的那些詩歌。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飄,細弱的桅桿常在風濤裏搖。”承接上壹節的“那壹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如果說第壹節第壹句起到點明主題的作用,那麽第二節第壹句和第壹節第壹句則是壹種前後照應的關系。海面,指生活的海深;風濤,指生活裏發生的事情,比如林徽因回國後她的父親過世等等。細弱的桅桿,喻指詩人的心靈。

到如今太陽只在我背後徘徊,層層的陰影留守在我周圍。這兩句是把徐誌摩當作心中的太陽,可見對徐的崇拜之深!陰影,是指生活裏的瑣事。林徽因成家後作為壹個家庭主婦,在內理家照顧孩子,在外幫夫君梁思成成就建築事業,雖然說夫唱婦隨,恩恩愛愛,終究生活久了,有各種憂愁的。

到如今我還記著那壹晚的天,星光、眼淚、白茫茫的江邊!這壹句照應第壹節詩中的“那壹晚妳和我分定了方向,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當讀起那決絕兩行詩句時,我們應該至少猜得到眼淚,這是壹個少女在忍痛割愛時的真情,放手之時的無耐。正說明了詩人是柔情似水的女子,並非冷漠如冰霜。白馬還記得歌星鄭智化在《星星點燈》中的壹段詞:“擡頭的壹片天,是男兒的壹片天。曾經在滿天的星光下做夢的少年,不知道天多高,

不知道海多遠,卻發誓要帶著妳遠走

到海角天邊。不負責任的誓言,年少輕狂的我,在黑暗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看著妳哭紅的眼睛,想著遠離的家門。滿天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這歌詞寫的是壹個少年的迷惘,而這壹節詩寫的恰是少女的迷惘。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年不鐘情呢?白茫茫的江邊,是迷茫的少女眼中無助的內心中的天地。

那壹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頂層,蜜壹般釀出那記憶的滋潤。頂層以下是層層的陰影。只有站在最高層妳才能擺脫周圍陰影的困束,才能擁有蜜壹樣滋潤甜美的記憶。只可惜林小姐也是受父親指點找到自己的夫家,並未自主自己的大事,這也是不幸中的幸事吧。

那壹天我要跨上帶羽翼的箭,望著妳花園裏射壹個滿弦。西方神話裏的丘比特之箭,是浪漫永恒愛情的象征。詩人與徐誌摩都是受過西方教育的才人,自然理解這些含義。跨上羽翼之箭,想象豐富奇特,熱烈大膽。這是詩人潛意識中對愛情的理想的行動與主動。可事實上詩人自從康橋壹別後在情感上對徐誌摩並未有什麽真正的跨越。

那壹天妳要聽到鳥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靜候著妳的贊賞。詩人是個女子,中國式的矜持是許多傳統女子的壹種天生修養或習慣。靜候贊賞,這就是詩人的矜持啊。詩人將自己的心靈之歌比化成鳥兒清脆悅耳的歌唱,假如她真的唱了,徐誌摩能感應不到嗎?其實,這兩句仍然是詩人的幻想與夢境。

詩的最後兩句很重要,也很讓人心顫抖:那壹天妳要看到零亂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闖入當年的邊境!零亂的花影,是詩人如驚慌失措的小鹿似的心。當林徽因不忍看徐誌摩原生家庭支離破碎時,當即決定不再涉入與徐誌摩的感情世界,這是詩人的聰慧善良之舉。凡事適可而止,進退有度,所以林大才女就在當年私闖入徐誌摩的情感世界的邊緣立定,望而卻步。這體現了她的智。看到最後壹句的末尾加上嘆號了嗎?正好說明了詩人那顆震擅的心在復雜糾結的狀態裏徘徊。這兩句和詩的第壹句“那壹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是壹樣飽含著內心的哭泣的。

詩歌,是思想之歌。如果沒有體驗過壹種生活,壹種經歷,壹種感情,寫出來的文字是沒有血肉感,風骨感的。縱讀林徽因這首詩,真的能感受到她那有壹種切膚之痛的經歷,這便是這首詩成功融入到讀者內心的文字藝術。

讀壹首詩,其實便是讀者的心與詩人的心相互交換,產生***鳴的過程。假如二者不能***鳴,沒有感應,那要麽是讀者沒經歷過,要麽是詩人沒有把自身經歷的體驗表達好。而這首《那壹晚》,詩人做到了。

親愛的詩友,妳讀過林徽因這首《那壹晚》嗎?白馬覺得這首詩寫的很不錯,和那首《妳是人間四月天》壹樣動人。只是壹篇喜感溫馨些,壹篇淒涼憂苦些。歡迎詩友們在評論區討論留言給白馬。另外白馬在此錄上壹首和詩友的唱酬小詩來結束今天的詩文賞析吧。

《讀林徽因的詩》

新月舒眉處,明眸四月林。

康橋徽未改,何必再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