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範曄《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2.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蘇軾
3.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僧雲《覽詩中之句》
4.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西晉·陳壽·三國誌
5.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6. 玩物喪誌。(書經)
7.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8.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9.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遊)
10. 文武之道,壹張壹弛。(禮記)
11.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12.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13.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14.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5.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16.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17.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18.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陸遊)
1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20.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21.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22.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23.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
2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裏)
25.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26.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2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2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2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0.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經典勵誌詩句 篇21.不是壹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荀子·勸學
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4.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
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曹植·七步詩
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7.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唐·白居易·琵琶行
8.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蘇軾
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1.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司馬遷
1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1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4.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1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6.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李清照
1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裏仁
18.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19.沈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20.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諸葛亮《前出師表》
經典勵誌詩句 篇31、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國·屈原《涉江》
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4、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5、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壹笑泯恩仇。--魯迅
6、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8、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滿江紅》
9、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唐·李賀·南國
10、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宋·嶽飛·滿江紅
1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宋·蘇軾·水調歌頭
1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3、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宋·王安石
14、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
15、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東漢·曹操《龜雖壽》
1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秦觀·鵲橋仙
1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1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9、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無名氏《爭報恩》
2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21、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唐·王勃《膝王閣序》
2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3、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元·李開先·寶劍記
2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25、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唐·劉希夷
26、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
2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3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31、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戰國·屈原《漁夫》
3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4、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誌
35、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明·劉基《賣柑者言》
36、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7、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
38、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3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40、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新五代史·晉書》
41、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唐太宗·贈蕭禹
42、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雕。--範曄《後漢書》
4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4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45、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曹雪芹紅樓夢
46、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47、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七律·送瘟神》
48、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宋·李清照·如夢令
49、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50、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番滋味在心頭。--五代李煜·烏夜啼
51、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
52、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5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清·趙翼·論詩
54、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5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6、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清·鄭板橋·對聯
57、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58、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冬景
59、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
60、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61、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毛澤東·長征
6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宋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 大作
63、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64、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俞文豹《清夜錄》
6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晉·傅玄《太子不少傅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