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隱逸詩,既有狹義的隱逸詩也有廣義的隱逸詩歌。王維詩歌中的狹義的隱逸詩,是因為他曾有隱居的事實。“王維21歲(開元九年721年)進士及第,少年得誌,但是同年,就因‘伶人舞黃獅子’案牽連被貶濟州。他遠離政治中心,常遭人排擠,仕途不順使他心生歸隱想法,於是離任隱居淇上(開元十六年728年)。此時張九齡為相,朝中政治壹片清明,王維希望得到張九齡的援引,旋隱於嵩山。”王維隱居期間,***創作十首隱逸詩歌。王維的這些隱逸詩反應出,從向往歸隱,到辭官隱居,再到離開嵩山隱居地去上任做官的全過程。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王維拜右拾遺。
政治清明沒有維持多久,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張九齡罷相,朝中大權落入李林甫手中,政治大變動,使王維又萌生歸隱想法。王維的詩文中也提及自己曾隱於終南,又稱自己曾在輞川隱居。學界對王維曾隱居終南和輞川的事實沒有異議,但是具體時間看法不壹。終南隱居時間較短,詩歌存留較少。隱居輞川期間是在其在丁母憂時,這期間創作隱逸詩較多***計57首。輞川的期間的隱逸詩,以山水詩歌為居多,其次是田園詩、山水田園詩。從詩歌中可見王維對遠離喧囂的靜寂生活的向往之情。
王維雖有隱居事實,但他始終還是沒有擺脫官場的束縛,無論是早年的隱居還是其後隱於終南和輞川,最終都還是回到官任上。早年的歸隱是為了通過“終南捷徑”更好的出仕;在終南、和輞川隱居則是暫時官休而在山居過著閑居生活。除此之外,王維的隱逸詩歌也有在任上創作的,這部分詩歌和閑居生活的詩歌不同,它們不是以山水和田園為主要描繪對象,大部分是送別、贈答和唱和詩歌,詩中流露出對往昔隱居生活的留戀,也有表現出他對隱逸的向往之情。
由此可見,王維的隱逸詩歌是以純隱詩歌為主,隱逸傾向的詩歌為輔。並且王維詩歌題材以山水田園詩歌為主,其中山水詩更是重中之重,從他的詩歌中可以看出王維對山水林泉隱逸生活的向往,追求自然之美。
白居易的隱逸詩和王維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他的隱逸詩歌是以廣義的隱逸詩為主。這和白居易沒有明確的隱居事實有關。白居易壹生都在官任之上,雖然仕途不順,中年還經歷了外放做官,心中萌生歸隱之情。但是他晚年仕途卻很順利,任正三品的大官。白居易壹生都沒離開過官場。但是他詩歌中仍然表現出對隱逸的向往之情,詩中詩句明顯表達了自己歸隱的願望。
白居易表露歸隱傾向的詩歌有兩個特征,壹是時間集中在元和年間,二是這個時期,白居易的仕途並不順利。貞元末期的“二王八司馬”相繼貶出,朝中政局動蕩不安,使白居易萌生歸隱想法。元和初,白居易官授翰林學士,仕途上積極進取,創作了大量的諷喻詩表達了他忠君的思想。然而諷喻詩帶給他的不是統治階級的重視,而是上層官員的不滿和同僚的排擠。同時,“牛李黨爭”越來越激烈,前後壹系列的事件對白居易造成心理打擊。從白居易外放做官開始詩歌中隱逸傾向的詩句開始增多,直至大和三年(829年)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部居於洛陽,他的詩歌中就沒有再出現明顯的隱逸傾向詩句的詩歌了。
顯然白居易的這類詩歌是伴隨著他仕途不順利產生的強烈不滿情緒所導致的。另外值得註意的是,白居易的隱逸詩中有能體現其思想的詩歌,而王維的隱逸詩中只表現出其留戀山水的隱逸情懷,並沒有明確表明自己的隱逸思想的詩歌。白居易的《中隱》詩則代表了他的隱逸觀點,大隱隱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做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閑。不勞心與力,又免饑與寒。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君若好登臨,城南有秋山。君若愛遊蕩,城東有春園。君若欲壹醉,時出赴賓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歡言。君若欲高臥,但自深掩關。亦無車馬客,造次到門前。人生處壹世,其道難兩全。奸即苦凍餒,貴則多憂患。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窮通與豐約,正在四者間。
這首詩反映出白居易對隱逸的三種認知,即大隱、中隱、小隱。他認為最高等級的隱逸是隱逸在朝市之中,既當朝為官又能保持著壹顆隱士之心的人;而最低等級的隱逸則是歸隱山林,山林清苦寂寞;而他最推崇的是中隱,既做官又能保持心靈的清凈。小官和朝官比起來,公務不忙也不閑,而且不用像隱居山林的隱士那樣勞心力去掙錢,同時又有多余的錢財用於暢遊山水。如此生活既愜意又能達到內心的窮達。白居易晚年在洛陽的生活和他《中隱》詩闡述觀點十分的相近。白居易的晚年詩歌裏很少在提及思慕歸隱了,詩歌大部分都是在描繪自己官閑時的安閑自適的安樂生活,心理的平靜自在豁達充盈在詩句之中。
從而可以看出白居易思想的轉變,他的詩歌不再激烈的抒發思慕歸隱的情感,而是默認了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是最好的生活,和隱士的生活沒有區別,甚至比有些窮困的隱士生活的更好。白居易從向往隱逸外在形式轉變成追求心靈的凈土,只要保持著隱士之心便和隱者無差別,居住的哪裏並不是最重要的,居官壹樣可以過隱居的生活。正是因為白居易的隱逸思想,使得他的詩歌中出現了壹部分圍繞其隱逸思想創作的詩歌。這些詩歌沒有明確的表達出隱逸傾向,但是卻和他隱逸觀點是壹致的,追求安閑自在的居官如隱的生活。這些詩歌多是白居易外放做官期間所作,詩歌描繪了他的官舍居住的環境和生活中瑣碎的日常小事。詩歌反映出白居易居官生活的愜意安然的生活狀態。
由此可見,白居易的隱逸詩以廣義的隱逸詩歌為主,大部分詩歌中流露出歸隱的情感;另外,他隱逸詩歌和他的隱逸思想有密切聯系,是在他隱逸思想影響下創作的,例如描寫官舍閑居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