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螳螂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螳螂的詩句有哪些

1. 關於描寫螳螂的詩句

關於描寫螳螂的詩句 1.描寫“螳螂”的詩句有哪些

1、飄飄綠衣郎,怒臂欲當轍。——《畫草蟲八物 螳螂》宋代:李綱

譯文:得意的穿著綠色衣服的螳螂,憤怒的甩著他的手臂想要留下痕跡。

2、螳螂不是當車者,接葉攀條隱綠叢。——《題畫 其八 花下螳螂》清代 成鷲

譯文:螳螂並不是用身體擋車的人,藏在樹葉中攀附著枝條消失在綠叢之中。

3、身狹牙尖大肚皮,腳前喬立仰頭窺。——《論螳螂形》宋代 賈似道

譯文:身體細長牙齒鋒利,有著很大的肚皮,前腳支撐著站立著仰頭窺視著。

4、昂頭雙眼映林明,會出當車奮臂行。——《螳螂》明代 朱之蕃

譯文:昂起頭來兩只眼睛裏倒映出森林,會使用前臂去擋住車而奮力前行。

5、綠條茂陰時,冠角奮其臂。——《題雜畫四首 其二 螳螂》明代:歐大任

譯文:當樹木枝葉繁茂的時候,妳就可以叨叨螳螂的趴在樹枝上鍛煉他的手臂和觸角。

2.關於“螳螂”的詩詞

1. 《春秋戰國門少孺》

唐代:周曇

寶貴親仁與善鄰,鄰兵何要互相臻。

螳螂定是遭黃雀,黃雀須防挾彈人。

2. 《溪亭二首》

唐代:許渾

溪亭四面山,橫柳半溪灣。蟬響螳螂急,魚深翡翠閑。

水寒留客醉,月上與僧還。猶戀蕭蕭竹,西齋未掩關。

暖枕眠溪柳,僧齋昨夜期。茶香秋夢後,松韻晚吟時。

***戲魚翻藻,爭棲鳥墜枝。重陽應壹醉,栽菊助東籬。

3. 《歌者十二首》

唐代:司空圖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釵擊節自當筵。

風霜壹夜燕鴻斷,唱作江南袚禊天。

玉樹花飄鳳失棲,壹聲初壓管弦低。

清回煩暑成瀟灑,艷逐寒雲變慘淒。

十斛明珠亦易拼,欲兼人藝古來難。

五雲合是新聲染,熔作瓊漿灑露盤。

不似新聲唱亦新,旋調玉管旋生春。

愁腸隔斷珠簾外,只為今宵***聽人。

十年逃難別雲林,暫輟狂歌且聽琴。

轉覺淡交言有味,此聲知是古人心。

五柳先生自識微,無言***笑手空揮。

胸中免被風波撓,肯為螳螂動殺機。

風霜寒水旅人心,幾處笙歌繡戶深。

分泊壹場雲散後,未勝初夜便聽琴。

自憐眼暗難求藥,莫恨花繁便有風。

桃李更開須強看,明年兼恐聽歌聾。

白雲深處寄生涯,歲暮生情賴此花。

蜂蝶繞來忙繞袖,似知教折送鄰家。

重九仍重歲漸闌,強開病眼更登攀。

年年認得酣歌處,猶恐招魂葬故山。

繞壁依稀認寫真,更須粉繪飾羸身。

淒涼不道身無壽,九日還無舊會人。

鶴氅花香搭槿籬,枕前蛩迸酒醒時。

夕陽似照陶家菊,黃蝶無窮壓故枝。

4. 《鴻臚寺有開元中錫宴堂樓臺池沼雅為勝絕荒涼成四十韻》

唐代:溫庭筠

明皇昔禦極,神聖垂耿光。沈機發雷電,逸躅陵堯湯。

西覃積石山,北至窮發鄉。四兇有獬豸,壹臂無螳螂。

5.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壹百韻》

唐代:韋莊

日睹兵書捷,時聞虜騎亡。人心驚獬豸,雀意伺螳螂。

上略鹹推妙,前鋒詎可當。紆金光照耀,執玉意藏昂。

3.形容“螳螂”的詩句有哪些

1、《論螳螂形》

年代: 宋 作者: 賈似道

首短身長何足用,羽翅好是航船。

若還六足盡尖長,此是螳螂最堪用。

2、《贊張英玉蟬驚螳螂圖》

年代: 宋 作者: 姚勉

壹螳踉蹲上枯柳,壹螳欲上鼓劍走。

驚蟬側翅著樹枝,性命幾成落渠手。

物生遠害當知幾,不知猶可況已知。

千枝何處無風露,莫曳殘聲急飛去。

3、《螳螂捕蟬詩》

年代: 宋 作者: 袁甫

鳴蜩善擇木,木美葉敷腴。

國於美蔭中,自慶無他虞。

螳螂伺其便,欲進復趦趄。

怒臂俄壹施,捕取如囚拘。

委身膏利吻,性命纏須臾。

均之細微物,壹何強弱殊。

蜩科汝無識,自知其過歟。

物在宇宙間,謹默酒安居。

今汝獨聒聒,書夜長喧呼。

汝鬧力不足,彼靜智有余。

勝負此決,誰謂汝非辜。

螳螂即得意,自謂零點良圖。

那知僅壹飽,燕鵲已窺覦。

出爾反乎爾,胡能獨全軀。

乃知禍與福,不系巧與愚。

曉曉固不免,默默復何如。

置之不足道,燕坐觀厥初。

4、《晚鐘》

年代: 現代 作者: 馬壹浮

螳螂緣蜩枝,黃雀伺其後。

少年挾彈來,四物同機彀。

5、《演雅》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桑蠶作繭自纏裹,蛛蝥結網工遮邏。

燕無居舍經始忙,蝶為風光勾引破。

老鶬銜石宿水飲,穉蜂趨衙供蜜課。

鵲傳吉語安得閑,雞催晨興不敢臥。

氣陵千裏蠅附驥,枉過壹生蟻旋磨。

虱聞湯沸尚血食,雀喜宮成自相賀。

晴天振羽樂蜉蝣,空穴祝兒成蜾蠃。

蛣蜣轉丸賤蘇合,飛蛾赴燭甘死禍。

井邊蠹李螬苦肥,枝頭飲露蟬常餓。

天螻伏隙錄人語,射工含沙須影過。

訓狐啄屋真行怪,蠨蛸報喜太多可。

鸕鶿密伺魚蝦便,白鷺不禁塵土涴。

絡緯何嘗省機織,布谷未應勤種播。

五技鼯鼠笑鳩拙,百足馬蚿憐跛鱉。

老蚌胎中珠是賊,醯雞甕裏天幾大。

螳螂當轍恃長臂,熠燿宵行矜照火。

提壺猶能勸沽酒,黃口只知貪飯顆。

伯勞饒舌世不問,鸚鵡才言便關鏁。

春蛙夏蜩更嘈雜,土蚓壁蟫何碎瑣。

江南野水碧於天,中有白歐閑似我。

4.關於螳螂的詩句

1,《題畫 其八 花下螳螂》清代 成鷲

螳螂不是當車者,接葉攀條隱綠叢。

譯文:螳螂並不是用身體擋車的人,藏在樹葉中攀附著枝條消失在綠叢之中。

2,《論螳螂形》宋代 賈似道

若還六足盡尖長,此是螳螂最堪用。

譯文:如果去比較六只爪子的長短,還是螳螂的最有用。

3,《論螳螂形》宋代 賈似道

身狹牙尖大肚皮,腳前喬立仰頭窺。

譯文:身體細長牙齒鋒利,有著很大的肚皮,前腳支撐著站立著仰頭窺視著。

4,《螳螂》明代 朱之蕃

昂頭雙眼映林明,會出當車奮臂行。

譯文:昂起頭來兩只眼睛裏倒映出森林,會使用前臂去擋住車而奮力前行。

5,《螳螂捕蟬歌》明代 董紀

螳螂捕蟬蟬未知,黃雀又擬螳螂後。

譯文:螳螂在蟬後面,蟬卻不知道,黃雀又在螳螂的後面準備捕捉它。

5.關於螳螂的句子

描寫螳螂的句子:

螳螂壹動不動地待在那兒,就像壹個微形的雕像。

螳螂的頭呈倒三角形,兩側各有壹個圓溜溜的發達的腹眼, 身子下面有三對腿,前腿、後腿較長,中間的那對比較短。

螳螂渾身碧綠,三角形的頭上的壹雙又大又黑的眼睛非常明亮。它的翅膀是橢圓形的,蓋住軟軟的腹部,它的胸部上長著二對足和壹對讓人望而卻步,可以割傷人的“大鐮刀”。

螳螂看見壹只灰綠色的大蝗蟲,忽然擺出可怕的姿勢,張開翅膀斜斜伸向兩側,後翅直立形如船帆,身體的上端彎曲,像壹條曲柄,並且發出像毒蛇噴氣的聲音。

螳螂把他的翅膀極度地張開,它的翅豎了起來,並且直立的就好像船帆壹樣.翅膀豎在它的後背上,螳螂將身體的上端彎曲起來,樣子很像壹根彎曲著手柄的拐杖,並且不時的上下起落著.

螳螂的長相十分特別,三角形的小腦袋上長著兩只大大的眼睛,向外鼓著,細細的脖子下面連著長長的大肚子,背上張著綠色的翅膀,胸前長著壹對威武的大刀,時常揮舞著,像壹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它,長著個又大又圓的紅肚子?壹對碧綠的“大刀”,讓人看了都怕,尤其那“大刀”的兩側都長滿了密密的長刺.壹對綠得發亮的大眼睛有時亮晶晶,有時又顯得那麽陰森森,真可由於它的眼睛大,所以猛的壹看,好像是螳螂給自己戴上—副眼鏡似的,很有點學士風度。

螳螂腳很厲害,上面長有很多銳利的齒,它壹旦發現有昆蟲靠近,它就會像箭壹樣伸出前腳,迅速地將獵物捉住。有些螳螂還是自然界偽裝的高手,體色和外形與綠葉和枯枝相似,捕捉那些毫無防備的昆蟲就更方便了。

螳螂這東西可是會變的家夥。它看上去兇相十足,可有時卻溫和得很;它收好“大刀”,懶洋洋地靠在妳手上,像壹只小貓似的,仔細壹瞧,又好似壹位身披綠紗的仙女。可兇猛時,完全變了樣,把那帶刺的“大刀”使出來,用力去夾妳的手指,直到刺深深地紮入皮膚,它還不松手。那時真像壹只滿臉怒氣的大老虎,它以為妳的手指是長得胖胖的小羊或小豬什麽的,準備“啊唬!”壹口吃掉呢!

回到家,我把它裝在壹個小瓶裏仔細觀察起來:只見小螳螂穿著壹件碧綠的“外衣”,頭是倒立的三角形,壹對烏黑的小眼睛鑲嵌在綠綠的眼泡上,頭上是兩根又細又長的須,頭下是壹雙長滿小刺的“大刀”,我捉它的時候,被它夾得“唉,唉,'直叫喚。他它的中肢和後肢十分靈敏,在瓶子裏來回地跑著,想逃出這個可惡的瓶子。

螳螂是比較大的昆蟲,它生活在植物叢中,身體的顏色和綠色的植物壹樣。他是個長頸蟲,沒有昆蟲能與它相比。螳螂常用兩對後足落在植物上。它的前足形狀像長臂,高舉在胸前,像在祈禱,所以歐洲人給他取名叫“祈禱的昆蟲”。

6.昆蟲記中描寫螳螂的語句

農夫們看見它半身直起,

立在太陽灼燒的青草上,態度很莊嚴,寬闊的、輕紗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著,前

腿形狀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禱,在無知識的農夫看來,它好像是壹個女尼,所

以後來,就有人稱呼它為祈禱的螳螂了。

高舉著的似乎是在祈禱的手

臂,其實是最可怕的利刃,無論什麽東西經過它的身邊,它便立刻原形畢露,用它的兇

器加以捕殺。它真是兇猛如餓虎,殘忍如妖魔,它是專食活的動物的。看來,在它溫柔

的面紗下,隱藏著十分嚇人的殺氣。

螳螂天生就有著壹副嫻美而且優雅的身材。不僅如此,它還擁有另外壹種獨特的東

西,那便是生長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對極具殺傷力,並且極富進攻性的沖殺、防禦的武器。

而它的這種身材和它這對武器之間的差異,簡直是太大了,太明顯了,真讓人難以相信,

它是壹種溫存與殘忍並存的小動物。

見過螳螂的人,都會十分清楚地發現,它的纖細的腰部非常的長。不光是很長,還

特別的有力呢。與它的長腰相比,螳螂的大腿要更長壹些。而且,它的大腿下面還生長

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壹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的後面,還生長著壹些大齒,

壹***有三個。總之,螳螂的大腿簡直就是兩排刀口的鋸齒。當螳螂想要把腿折疊起來的

時候,它就可以把兩條腿分別收放在這兩排鋸齒的中間,這樣是很安全的,不至於自己

傷到自己。

如果說螳螂的大腿像是兩排刀口的鋸齒的話,那麽它的小腿可以說是兩排刀口的鋸

子。生長在小腿上的鋸齒要比長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上的鋸齒和大腿上的有

壹些不太相同的地方。小腿鋸齒的末端還生長著尖而銳的很硬的鉤子,這些小鉤子就像

金針壹樣。除此以外,鋸齒上還長著壹把有著雙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種成彎曲狀的修理

各種花枝用的剪刀壹樣。

若有用,望采納,謝謝。

7.昆蟲記描寫螳螂的好詞好句

好詞

1.螳螂奮臂

2.螳臂當車

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4.螳臂扼轍

5.螳螂之衛

6.蠻睫螳輪

好句:

1、“兒童籬落帶斜陽,豆莢姜芽社肉香。壹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宋·樂雷發《秋日行村路》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淳樸、自由、優美的農村田園風光。其詩清新可愛,含蓄雋永。“壹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蜓伴綠螳螂。”成為千古名句。清朝紀曉嵐評價其詩無俗韻。陸遊《水亭》有“壹路風光誰畫得?紅蜻蜓點綠荷心”。新中國錢鐘書先生評價樂雷發之句“比陸遊的新鮮具體,主詩也就愈有精彩”。

2、“螳螂誤入琴工手,《鸚鵡》虛傳鼓吏名。”

賞析:“螳螂誤入琴工指,《鸚鵡》虛傳鼓吏名”是出自,譽為“徐州二遺民”的閻爾梅,嘗於龔鼎孳座上賦《春夜》詩。 上下二句各是壹個典故:

《鸚鵡》虛傳鼓吏名:用漢末作《鸚鵡賦》、擊鼓罵曹、終為黃祖所殺的禰衡典,喻才智之士生於亂世的不幸遭遇。

螳螂誤入琴工指:此句為閻爾梅用蔡伯喈聞操琴有殺伐之聲典,喻自己虎口余生,化險為夷。具體典故見下解釋。

東漢蔡邕曾用壹端有焦痕的桐木制為琴,有美音。有關用典涉及琴,可否查《後漢書?蔡邕傳》。我按圖索驥,摘抄壹段《蔡邕傳》:“初,邕在陳留也,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主以酣焉。客有彈琴於屏,邕至門試潛聽之,曰:‘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返。將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來,至門而去’。 邕素為邦鄉所宗,主人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憮然。彈琴者曰:‘我向鼓弦,見螳螂方向鳴蟬,蟬將去而未飛,螳螂為之壹前壹卻,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於聲者乎’? 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之矣’”。此句為閻爾梅用蔡伯喈聞操琴有殺伐之聲典,喻自己虎口余生,化險為夷。

3、“綠蔭深處汝行藏,風露從來是稻粱。莫倚高枝縱繁響,也應回首顧螳螂。”——南宋·陸蒙老

賞析:詩人對蟬講了:妳們的形跡隱現在綠樹叢中,妳們的飲食是露水和清風。切不要倚仗著身在高枝,就放縱無忌地賣弄口舌,大唱高調,也應該回頭顧看壹下,螳螂正在身後伺機進攻。詩人借題發揮,對那些得誌便猖狂的人給予警告,出語冷峻,寄意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