螵蛸的詩句有:附桑寄螵蛸,附桑寄螵蛸。詞性是:名詞。註音是:ㄆ壹ㄠㄒ壹ㄠ。拼音是:piāoxiāo。結構是:螵(左右結構)蛸(左右結構)。
螵蛸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螵蛸piāoxiāo。(1)螳螂的卵塊,螳螂產卵子的房,又名蜱蛸。產生桑樹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藥。烏賊魚骨也叫螵蛸。
二、引證解釋
⒈螳螂的卵塊。產在桑樹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藥。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壹·螳_桑螵蛸》。引《禮記·月令》“_仲夏之月_小暑至,螳_生”漢鄭玄註:“螳_,螵蛸母也。”《魏書·陸俟傳》:“子彰崇好道術,曾嬰重疾,藥中須桑螵蛸,子彰不忍害物,遂不服焉。”唐章孝標《題朱秀城南亭子》詩:“_掛眼開欺__,花緣網結_螵蛸。”⒉烏賊魚骨。引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二·烏賊魚》:“骨名螵蛸。”
三、國語詞典
螳螂卵簇聚之囊,長約寸許,大如拇指。詞語翻譯英語eggcaseofaprayingmantis(usedinTCM)_,cuttlebone德語Schmetterlingspuppe,Insektenpuppe法語osdeseiche,oeufsdemantereligieuse
四、網絡解釋
螵蛸“螵蛸”(piāoxiāo):螳螂的卵塊,即螳螂科昆蟲大刀螂Tenoderasinensisi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patellifera(Servi11e)的幹燥卵鞘。(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團螵蛸”、“長螵蛸”及“黑螵蛸”。)產在桑樹上的叫“桑螵蛸”,可入藥。又名“蜱蛸”。無脊椎動物昆蟲螳螂,雌蟲在產卵前,首先在樹枝上或樹皮上,分泌出壹種泡沫狀的粘液,再將受精卵產在裏面,許多卵分行排列,幹燥後即形成壹種卵鞘,稱螵蛸。每只雌蟲可產4~5個大小、形狀相同的卵鞘。中醫學稱卵鞘為“螵蛸”,如桑樹上的卵鞘,稱為“桑螵蛸”。冬季采收,蒸1小時,殺死蟲卵,曬幹後可入中藥,成品黃褐色,質松軟,體輕,對體弱、小便次數過多者,有抗利尿(縮尿)功效。按照古本草只有產在桑樹上的才叫桑螵蛸,而產在其他植物上的只能叫做螵蛸,只有產在桑樹上的才獨得桑白皮津液之精氣,從而入藥最好。有些老中醫為了彌補這些不足就在方子中加些桑白皮,增加壹些利水效果,不過總感到有種“隔靴搔癢”的味道,那種軟螵蛸(大綿)往往產在石頭上,那種長螵蛸往往產在蘆葦蕩中,那個短螵蛸往往產在槐樹,柳樹等喬木灌木上,現在有些老中醫認為這種較“鐵螵蛸”質量最好,產卵時最前端的那個往往顏色最黑,認為是鐵螵蛸中質量最好的。螳螂產卵,初時是乳白色,好像熱熔膠,過壹會兒就變黑變硬了。
關於螵蛸的成語
鬥粟尺布獨步當時電光朝露促膝談心詞不達意獨辟蹊徑擔驚受怕點金乏術黷武窮兵憚赫千裏
關於螵蛸的詞語
憚赫千裏堤潰蟻孔大含細入大公無私東拉西扯促膝談心詞不達意電光朝露獨辟蹊徑點金乏術
關於螵蛸的造句
1、用於腎陽不足之遺尿、或先天不足或房勞傷腎或年高腎衰引起的夜尿多或睡中遺尿、腰膝酸軟冷痛,可與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同用。
2、桑螵蛸能補腎固精及縮尿,主要用於腎氣不固所致的遺尿,小便頻數及遺精早泄等證,尤常用於小兒遺尿,常配益智仁、菟絲子、黃芪等同用。
3、在野外采藥過程中,師生們曾經發現過很多珍貴的中藥,比如何首烏、靈芝、杜仲、黃精、桑螵蛸等。
4、我們中的壹些人員和育種會認為我們沒有問題,因為我們只獲得海螵蛸或他們得到牡蠣殼砂礫或壓碎蛋殼或雞骨頭。
5、另外,芡實、海螵蛸、桑螵蛸等有固攝作用,也可選用。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螵蛸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