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風吹不動”,指的是佛陀。
“端坐紫金蓮”這是說佛陀諸惑已盡,眾德圓備,故能不被外境所搖動,莊嚴而安穩地坐在蓮花臺上。
該句選自蘇軾的《東坡誌林》。原文如下: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註釋:
“稽首”是頂禮膜拜的意思;
“天中天”指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稱為“天中之天”。
“毫光照大千”指佛陀的慈悲道德的光芒,遍照於三千大千世界。壹個太陽系裏面,有很多星球,組成壹個小世界;壹千個小世界,合成壹個小千世界;壹千個小千世界,合成壹個中千世界;壹千個中千世界,合成壹個大千世界。
“端坐紫金蓮”指佛陀諸惑已盡,眾德圓備,故能不被外境所搖動,莊嚴而安穩地坐在蓮花臺上。
擴展資料:
“八風吹不動”是壹句精警動人的詩句,也是全詩的中心,最為要緊。“八風”,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大智度論》說:“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違,能鼓動物情。”這八種是人生成敗得失的總和。
稱頌贊美,名譽利祿,跟各種快樂的享受,是誰都會陶醉的;普通壹般人,每逢這些好境樂事,都會感到瓢瓢然!而遇譏嘲詆毀,則怒形於色;逢逆緣苦境,則憂戚於心,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壹個人,居然“八風”都吹不動他,這人是誰?就是佛陀。
《東坡誌林》,蘇軾[宋]著。此書所載為作者自元豐至元符年間二十年中之雜說史論,內容廣泛,無所不談。其文則長短不拘,或千言或數語,而以短小為多。皆信筆寫來,揮灑自如,體現了作者行雲流水涉筆成趣的文學風格。
百度百科-東坡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