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嘗試著寫過故鄉的春,故鄉的夏,故鄉的冬。唯獨沒有寫過故鄉的秋,或許是郁達夫的那篇《故都的秋》太深入人心,以至於自己不敢隨性... ...有人可能就說了那還有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呢,這不老舍先生又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的賜給了西湖,把秋天和冬天的都賜給了濟南。”可我覺得每個人家鄉的秋都是自個心中最美的秋。
說到秋容易讓人想起中秋節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又是壹年月圓時,望月,望故鄉,思念很真切,明月清輝映流年,黃花東籬旁的鄉愁漸漸隨清風紛紛揚揚。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在異鄉,賞不盡雅靜,甜美和浪漫;妳在歸途,風塵仆仆只為壹頓團圓飯的幸福,讀不完的鄉愁,寄托和思念;他在彼岸,舉頭望明月,唯有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深深的慰籍。
不管人走天涯,家庭團圓的夢總是銘刻在心,月是故鄉明的牽掛時時祝福親人!金鐃山上那壹輪清清朗朗的明月,從遠古到今朝,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和濉溪河畔的中秋月色壹起見證家鄉的萬家燈火,幸福團圓,淌過千年的時光,給人以美好的向往,將明凈無塵的靈韻贈與美好的小鄉村!
這種深情和愛意是固有的或來自根底裏的,是內在不可替換的情結。在秋雨闌珊、孤獨寂寞的時候,這種情結愈來愈烈,如酒沈醉,臨窗而立,將目光投向遠方,將思緒延伸開去。
我的家鄉在豫東小城,壹個幽靜的小村莊。這裏沒有山川河流,有的是壹馬平川,郁郁蔥蔥,寧靜的夜晚,燦爛的星空,有裊裊的炊煙,勤勞的黃牛,機警的黑狗,也有如鏡的池塘,如絮的楊柳,如畫的小屋,它們構成壹幅幅美麗的山水畫,蒂固在腦海裏,成為記憶的鏈條。
故鄉地處廣袤的華北平原中部,和南方的秋天最大的不同是表現在樹木上。不像南方,就是進入了秋季,田野上的樹木依舊碧綠如洗,郁郁蔥蔥,勃勃生機。在我的故鄉,只要壹進入秋天,樹上的葉子不是悄悄地變黃了,就是默默地變紅了,好象在人們的面前打開了壹個七色板。用不了多久,地上就會鋪滿了五顏六色的落葉。
說起落葉
我喜歡秋天中銀杏葉的黃,尤其是在路燈照耀下的那種色彩。在黑夜的映襯下,那種黃不是金燦燦的,而是黃得有些嬌嫩,黃得有些含蓄。路上的行人很少,那路燈照著的銀杏樹就像畫在畫布上的油畫壹樣,很美;還喜歡楓葉的紅,紅得熱烈,沒有哪壹種顏料能調出如此濃烈的色彩。我在設想著哪壹天我能去壹個很大的楓林,獨自在楓林中徜徉,讓楓葉的紅流進我的血液。此時,我想起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想必古人對楓葉也是情有獨鐘的。
對我來說喜歡落葉莫過於秋天的楊樹葉了。那個時候,故鄉壹帶的農村還很窮,好多家長叫孩子去樹下掃落葉,拿到竈臺當柴禾燒火做飯。楊樹的葉子大大的,像心的形狀,又似壹個大圓寶,很是與眾不同,就成了我和小夥伴們最好的玩具。
依稀記得我們壹般會找壹根針,把後邊穿上繩子,從地上壹個個地把楊樹葉子串起來,串成好大好長的壹串,拿在手上,和小夥伴們壹起拉著玩追著跑。至於為什麽瘋跑,現在我也記不起來了。有的時候,我們會把楊樹葉子的葉柄弄下來,和小夥伴們玩拉勾 遊戲 ,把誰手裏的葉柄拉斷了,就算誰輸。總之,在那個時候,每逢初秋,這是我和小夥伴們必玩的項目,樂此不疲,樂在其中。
和往年壹樣,故鄉的夏天還沒有徹底走完,調皮的深秋伴隨中秋節就迫不及待地追了過來,忽冷忽熱的天氣,就開始在我的故鄉上演。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故鄉的壹早壹晚,溫度都會降下來,人們如果不穿長衣長褲,渾身上下就會感覺到涼,甚至有壹絲絲的乍冷。因此,老家就有了“立了秋,把扇丟”的俗語。
入秋後的故鄉,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下雨天了。
故鄉的秋雨,經常是跟著落葉的聲音來的,像露珠壹樣新鮮,又似冰塊壹樣涼爽。當故鄉在秋雨中飄蕩時,天空會發出壹種柔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滿足而無邊。都說夕陽是時間的翅膀,那麽我應該說,秋雨就是我們故鄉秋天的腳步。故鄉的秋天,就是順著秋雨的腳步,壹步壹步,壹點壹滴地來到了北方,光臨了故鄉的小城村莊。
憑軒望秋雨,涼入暑衣清。
中秋節之後,秋雨總是瀝瀝淅淅,連綿不停。昔日酷暑褪去,秋日涼意漸漸襲來。猛然才發現秋天早已悄然而至,就像壹個頑皮的孩子,早已在妳身旁藏匿良久,在妳不經意的時候突然蹦出來,給妳壹個驚喜的擁抱。
雖然同是下雨,但是,故鄉秋天所下的雨和夏天所下的雨有著明顯的不同。壹場秋雨過後,氣溫都會明顯地降低,不像夏天的雨,就是連陰好幾天,或十天半月,氣溫還是壹如繼往得燥熱著,而秋雨,只壹場,便冷氣襲人了。因此,我們故鄉也有“壹場秋雨壹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的說法。老祖宗的話,不信不行,不服不行。
秋風乍起之時,我就特別喜歡回憶家鄉的秋天。家鄉的秋天就這樣壹步壹步地來到我的心裏,讓我快樂,讓我興奮,讓我留戀。只是不知道還要等到什麽時候,我這個寄居他鄉的遊子,才能夠回到家鄉,再壹次徹徹底底地擁抱壹下家鄉的秋天,就像當年家鄉的秋天擁抱我壹樣,讓我終身難忘,讓我終身向往。
風已涼,月光如水。在這樣的夜晚,我總會想起農村老家秋天的情景。
老家的秋天遠比城裏更有味道。城裏好像是遠離了大自然,每天面對的是密密麻麻的 汽車 、冷硬的鋼筋混凝土和步履匆匆的人群,人們對季節的更替反應似乎很遲鈍,綠化帶裏花木的變化也慢,所以往往被人們忽視。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到村外的莊稼地去看看,藍天下,在遼闊的田野上,到處是壹派豐收的景象。幾天前還是郁郁蔥蔥的莊稼成熟了,棉花地裏,棉桃在枝椏上錯落有致,爭相裂開嘴吐露著雪白又毛茸茸的棉絮;大豆葉子已是黃綠相間的顏色,豆棵上掛滿了壹簇壹簇的鼓鼓的豆莢;高高的玉米阻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飽滿的顆粒爭相露出頭來看外面的風景,褐色的須子像老爺爺的胡子壹樣隨風擺動;有時還能看到高粱和谷子,壹穗穗都沈甸甸的,把稭桿壓成了壹張弓。
田間地頭的草窠裏長滿了綠中透黑的番瓜,壹片片火紅的辣椒,掛滿枝頭的紅彤彤的柿子秋,地頭菜地邊上的野菜,壹打眼就能叫上名字,老牛舌、馬紮菜、馬生菜、曲曲菜、蒿子、蒼子、檾餑餑等等,這些大都可以食用,它們長得很健壯,和莊稼壹起迎接秋天的到來。這時很容易讓人想到壹個詞語——春華秋實。
記憶中兒時這個季節這個時候,在老家的秋,人們都會做壹件壹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收割。清晨,每當雞“咯咯”地打鳴,煙囪中升起裊裊炊煙時,各家的“收割者”者早已卷起褲管,手拎鐮刀,推上架子車,踏上收割玉米大豆的路了。
秋天莊稼地裏壹派繁忙景象,家家大人小孩齊上陣,上學的孩子放了秋假,年齡大的跟著大人幹活,年齡小的放羊、拾棉花、剜菜、逮螞蚱,老人們在家看門。村口進進出出的人和車輛絡繹不絕,都滿載而歸,返回地裏時又裝滿了糞和化肥。在路上,在田間地頭,人們開著玩笑,拉著家常,勞動雖然辛苦,他們的臉上卻透露著豐收的喜悅,種地的人最懂得豐收的來之不易,多少次早出晚歸,風裏來雨裏去,才有今天的收成。
田野上、村子裏、家家戶戶的院子裏到處彌漫著壹股淡淡的青草味兒,還有玉米稭的香氣、燒土雜肥的煙熏味兒,壹早壹晚還有壹種特別清涼的氣息,壹下子就能沁入心底,那是秋天所獨有的氣息。家家戶戶的房頂上、墻頭上、樹幹上曬著黃燦燦的玉米,院子裏曬著雪白的棉花,被太陽壹照,逼得人睜不開眼。鄰居家的籬笆上爬滿了黃色的絲瓜,掛滿了南瓜,火紅的柿子,紅彤彤的石榴也爭先亮相。
秋天的田野昆蟲眾多,草叢裏隨處可見跳來跳去的螞蚱,壹種腦袋是方形的,另壹種腦袋是尖尖的,有綠色和土褐色,能飛十多米;還有蟈蟈,在老家叫“蛐蛐”,為了裝它,記得兒時用青青玉米條編成油葫蘆圓圓的帶著窟窿透氣。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麥子正宜時”,他們要掐算好農時,盤算好家裏的活兒,啥時候掰玉米,啥時候拾棉花、割豆子,還要耕地、耙地、耩地,種好明年的小麥,每年十壹和中秋節前後正是秋收秋種最繁忙的時候,他們沒有工夫來正兒八經地過節,卻用勞動這種最質樸的方式來慶祝節日。
秋收秋種都完成了,田野上變得更加遼闊,幾天前莊稼地裏滿眼的綠色、黃色都不見了,平整而裸露的新土上是剛長出的壹株株微黃纖細的麥苗,像換了壹個世界,壹切又重新安靜下來。只有幾個閑下來的老農,壹面嘬著煙嘴,壹面溜達著到自家的地頭,看看麥苗出得齊不齊。
走進村莊,秋的色、秋的香、秋的味徜徉在田野裏。如果不是下雨,這時壹定是秋高氣爽、天高雲淡、心曠神怡的時節。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壹些小夥伴在周末,或相約去刨紅薯或撿拾枯柴,以作冬天生爐子用的柴火;或壹塊兒去放羊,在霞光四射、炊煙裊裊的時候,趕著吃飽撒歡的羊兒回家。如今,不知道昔日的小夥伴到了哪裏,過得怎樣?有時壹年到頭,三年五載也見不到。現在,早已各奔東西,有了不同的境遇。中秋節還是中秋節,那些歡聲笑語卻早已不再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向前走,走的不僅僅是這早已不同往日的水泥路!更多的應該是人的心境!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說的多好,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我是凡夫俗子壹個,自問不能這麽脫俗!
我還是會在滿是鋼筋混泥土的高樓裏,想念我滿是泥巴山花味的鄉野。我在努力前行的時候,依然會擔心將來的幸福。
我只知道,珍惜眼前人,做好眼前事,比什麽都重要!
妳有多久沒有親近過老家的秋晨了?
在微涼的秋風裏,享受那壹份清新空氣帶來的愜意!
身處老家,心才能真正的靜下來。這裏,才是心靈的歸宿。漫步曾經那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唏噓不已。
這裏格外的寧靜,也沒有復雜的色彩,眼底全是水墨山水。
鄉村的秋夜更是略顯靜謐的。蟋蟀的鳴叫時而緩,時而急;時而歡暢,時而激越;時而輕靈,時而低沈。淺唱低吟,緩急有序,交相呼應,清麗暢快,情趣盎然,意境纏綿。
夜,寧靜而不寂寞。屋檐下,還在滴滴答答,不時伴有雨打梧桐的聲音。夜是短暫的,夢裏尚有余香。夢中還壹起下池塘捉泥鰍逮魚,公雞“喔喔”的叫聲、狗兒“汪汪”的叫聲、喜鵲“喳喳”的叫聲,不時送入耳中。忽然想起兒時秋晨賴床不起的情景,喜鵲也在樹梢上“喳喳”叫個不停,凡事得趁個早,是不是喜鵲也知道早呢?
廚房裏飄來母親做的早飯菜的清香。窗外雨霧繚繞,情緒的雨絲還在滴答。屋前的柚子樹、柿子樹上掛著碩大的果實,在風中招搖。微風中的美人蕉,頭頂著花朵。屋旁的石榴樹上掛著飽滿紅彤彤的果實,楠竹輕輕地搖曳,棗樹上還有我童年的腳印和記憶,門口的槐花不時飄來陣陣香氣。
再壹次感受家鄉的秋天,感受家鄉的秋雨,壹邊品評,壹邊感悟,秋的況味大抵是如此吧。
曾聽過壹句話,“離開太久的地方叫故鄉。”
相信每個在異鄉奮鬥的人,都會特別懂這句話,也會格外渴望秋天的中秋,老家的秋。
月光所照,皆是故鄉; 雙腳所踏,皆是生活
我想,那些中秋節不回家的人,他們不是不想家,而是想擁有更強大的力量去守護自己的家。所以,他們奮力奔跑,迎難而上。
在他們無法歸家的理由裏,也許會讓妳看見生活的初心。夕陽下,秋風裏,小院中。與親人圍坐壹桌,嘗壹嘗秋天的味道,品壹品秋天的樂趣。
我喜歡秋天,因為她的風韻。
我愛秋天,愛它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愛它的秋雨淅瀝,清涼微寒,愛它的碩果累累,溫暖人間。
老家的秋天下和家人快樂的團聚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