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類
1、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都說瑞雪兆豐年,豐年情況將如何?)
——羅隱《雪》
2、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短暫浮生真應該在醉酒中衰老,轉眼間大雪又蓋滿京城道。)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3、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壹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
——陸遊《除夜雪》
5、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天色陰沈,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雪,妳能來我這裏***飲壹杯嗎?)
——白居易《問劉十九》
6、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亂山上殘雪在黑夜裏閃光,壹支燭火陪伴著我這異鄉的人。)
——崔塗《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7、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白雪卻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韓愈《春雪》
8、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最美的北方風光,正是千裏冰封凍,萬裏雪花飄。)
——毛澤東《沁園春·雪》
9、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杜甫《絕句》
10、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千裏黃雲遮天蔽日,天氣陰沈,北風送走雁群又吹來紛揚大雪。)
——高適《別董大二首》
11、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燕山的雪花大大的,宛如壹張張竹席,它們零零碎碎地撒落開來,飄蕩在軒轅臺上。)
——李白《北風行》
12、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並不知道臨近水邊的寒梅是提早開放,以為是枝頭上的白雪經過壹冬仍然未消融。)
——張謂《早梅》
13、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壹身還滿。
(臺階下飄落的白梅花猶如紛飛的雪花,將它拂去不知不覺又灑滿壹身。)
——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14、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冰雪消融,門外千山碧綠,二月多晴朗的天氣,江邊開滿了繁花。)
——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15、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白居易《夜雪》
16、
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
(枯草茫茫,擋不住獵鷹敏銳的雙眼,積雪融盡,疾馳的馬蹄越發輕快。)
——王維《觀獵》
17、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正想要率領輕騎壹路追殺,紛紛大雪,已經灑滿了將士的弓刀。)
——盧綸《塞下曲》
18、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短暫浮生真應該在醉酒中衰老,轉眼間大雪又蓋滿京城道。)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19、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從邊塞孤城上遠遠望去,從青海湖經祁連山到玉門關這壹道邊境防線。上空密布陰雲,烽煙滾滾,銀光皚皚的雪山頓顯暗淡無光。)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20、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
——李白《行路難》
21、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剛看見峻嶺上雲似華蓋,就發現巖石下白雪如塵。)
——元稹《南秦雪》
22、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大地壹片雪白,風色寒厲,紛紛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23、
紅淚文姬洛水春,白頭蘇武天山雪。
(歷經萬難文姬回故鄉,白頭蘇武心如天山雪。)
——溫庭筠《達摩支曲》
24、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
(春風卷著漫天大雪,飄來飄去,落得到處都是。)
——劉方平《春雪》
25、
散入珠簾濕羅摹,狐裘不暖錦衾薄。
(雪花透過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覺得暖和,絲綢錦緞做的被子都讓人覺得有些單薄了。)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