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窮:
《詩窮》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
2、詩妖:譚文婉
譚文婉,原名意歌,小字英奴,晚唐名士譚從道的女兒,幼年家道末落,淪為樂妓,幸得養母丁婉卿呵護備至。
3、詩僧:文秀
為唐代詩僧。文秀出生於江南,昭宗時居長安,為文章供奉。與鄭谷、齊己為詩友。曾遊南五臺。文秀的主要成就是《端午》。事跡見卷七四、《唐才子傳》卷三。
4、詩絕:王桐鄉
原名王佐,(1428-1512)字汝學,號桐鄉。少年時代就深受業師唐舟、丘浚的器重。今海南省臨高縣博厚鎮透灘村人,因他家鄉盛產刺桐,故名王桐鄉,是五百年前明代的著名詩人。
他與明代文臣之宗的丘竣、“海青天”的海瑞和清代海南唯壹的探花郎張嶽崧合稱為海南“四絕”(即“四才子”)。
因他以詩聞名,誌書稱他“博學多識,精思力踐,見道精審,故其詩和平溫厚,文氣光明正大,當比唐宋諸大家。”
其主要著作有《雞肋集》、《經籍目略》、《瓊臺外紀》、《庚申錄》、《原教篇》、《金川玉屑集》、《珠崖表錄》等。
5、詩帝:李煜
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壹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6、詩祖:壹般指中國古詩的創始人尹吉甫、屈原和荀況。
尹吉甫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詩人,是中國第壹部詩集《詩經》的第壹位編撰者,比屈原的《楚辭》整整早600年,而荀況則與屈原並稱為“辭賦之祖”。
擴展資料屈原的事跡,主要見載於司馬遷的《史記》。根據《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於因此屈原應當是出生於楚宣王二十八年正月二十六日,公元前342年3月6日誕生於楚國丹陽,壹生經歷了楚威王、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
從屈原的作品中看,他作為貴族參與了楚國的巫術活動。考古文獻表明,楚國上層貴族信巫成風。 學者稱:“將江陵楚墓竹簡所載諸神和《楚辭·九歌》祭祀的神靈進行對應比較,可以發現竹簡所載的神與《九歌》所描寫的神都是相互配套的,各自成為壹個比較完整的系列,這進壹步為人們了解屈原當年從事巫術活動的具體內容提供了旁證材料。”
屈原生活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壹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朝廷壹切政策、文告,皆出於其手。
屈原為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壹度出現了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上官大夫靳尚出於妒忌,趁屈原為楚懷王擬訂憲令之時,在懷王面前誣陷屈原,懷王於是“怒而疏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