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全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全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皎潔的月亮是什麽時候出現的,我拿著酒杯問著上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天是什麽日子。我想要乘著清風上天,又怕在貴重的玉石砌成的宮殿,因為太高而感到寒冷。跳著舞看著影子,真不像是在人間壹樣。

月亮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的我睡不著。明月對人們不應該有恨意的,為什麽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傷、快樂、離別、重逢,月亮有陰暗、明亮、飽滿、殘缺,這件事從古代就很難兩全啊。支援人們都能長長久久,壹起享受這美好月光。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當時正值中秋,詞人面對壹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這首詞從藝術成就上看,構思奇拔,畦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從表現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後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轉。

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展。後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回環,搖曳多姿。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水調歌頭有·明月幾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