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太湖的經典詩句

贊美太湖的經典詩句

1、《太湖秋夕》

唐代: 王昌齡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

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譯文

宿在太湖的壹條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動。夜是如此地安靜,湖面泛起壹片寒氣,洞庭山落下壹層微霜。似睡非睡,似夢非夢,隱隱地感到海風吹過,聽到遠遠的地方有大雁南飛的聲音。

2、《木蘭花慢·太湖縱眺》

清代:洪亮吉

眼中何所有?三萬頃,太湖寬。縱蛟虎縱橫,龍魚出沒,也把綸竿。龍威丈人何在?約空中同憑玉闌幹。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更殘,黑霧杳漫漫,激電閃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風來往,問我平安。思量要栽黃竹,只平鋪海水幾時幹?歸路欲尋鐵甕,望中陡落銀盤。

譯文

眼中看到了什麽呢?是有三萬六千頃、江水浩浩蕩蕩的太湖。太湖寬廣水深,幽壑藏蛟虎,但任它洪波浩蕩,龍魚出沒,我自把定魚竿獨坐垂釣。龍威丈人在哪裏呢?恍惚中只覺得他正約我壹起登高縱目同上玉京。登高豪飲,酒醒之時只覺唇焦口燥,恰有洞庭山桔析酲解酒,喉舌生津。

夜深更殘,太湖黑霧彌漫,閃電激發,金蛇狂舞。有上界仙人,乘風飄飄而下,向我問候。突然想要栽遍黃竹,自創壹片人間仙境。只是什麽時候才能將這這壹望無際的太湖水吸幹呢?夜半歸去,只見烏雲消盡,壹盤銀輪似的明月悄悄落到了水底,太湖壹片美好靜謐。

3、《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譯文

北方的鴻雁悠然自在,從太湖西畔隨著白雲飄浮。幾座孤峰蕭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黃昏是否下雨。我真想在第四橋邊,跟隨天隨子壹起隱居。可他如今在何處?我獨倚欄桿緬懷千古,只見衰柳參差風中飛舞。

4、《水調歌頭·滄浪亭》

宋代:蘇舜欽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誌,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譯文

太湖岸邊的景物壹片淒涼,明凈的湖水環接著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見魚龍的蹤影,它們被鎖在彌漫的煙霧裏。正想起範蠡和張翰的時候,忽然有壹只小船載著鱸魚,迅速駛來,撇開重重波浪。傍晚,暴風雨突撲面而來,只好沿著小洲彎處回航。

胸懷著幹壹番事業的大誌,如今正當身強力壯的年華,恥於投閑置散隱居水鄉。為什麽壯年時就面容憔悴,容顏變得衰老,白發蒼蒼?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釣,但是又擔心鷗鳥猜疑妒忌,使魚兒都不肯遊近釣絲旁。還是劃著小舟穿過蘆荻去,默默地觀看湖面浪湧濤蕩。

5、《吳山圖記》節選

明代: 歸有光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巖,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跡。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沈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譯文

吳縣、長洲兩縣的縣治,在吳郡的郡治所在地,兩縣劃分境界各自管理。府城西南的眾多山岡,都在吳縣境內。其中最高的山峰,有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等山。靈巖山上,春秋時吳國的宮殿的故址就在那兒,還有西施的遺跡。像虎丘、劍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處,都是名勝所在地。太湖浩浩渺渺,面積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在湖中沈浮,真可以算海內奇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