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杜甫最牛的壹首詩

杜甫最牛的壹首詩

杜甫最牛的壹首詩如下: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前四句都是寫景,後四句都是抒情。

作者起筆前兩句就采用了很多意象:“風急、天高、猿聲哀鳴、渚沙、孤鳥。”

通過眼前風景圖營造出孤獨哀傷的情景和情感基調,詩句中雖然點到“哀”字,但不是直接訴說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猿嘯哀”,是猿猴的鳴叫聲悲哀,這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自由,並不明說是猿叫得悲哀,還是自己心裏感到悲哀。

這裏還有壹個非常有意思的字,那就是“嘯”字。

杜甫在另壹首詩中,寫猿聲用的是“鳴”字——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鳴”意味著猿聲悠長。而李白在《下江陵》中用的確是“啼”字——兩岸猿聲啼不住。表現出的是猿聲的遙長之美。

“鳴”和“啼”都是從遠處聽到時給人的感受,而杜甫這裏用的“嘯”字,則是近感。既有風急逼體的直感,又為全詩的情感的“哀”做了定性,不是壹般的“哀”,而是淒厲的“哀傷”。

第二句“鳥飛回”,就不是鳥飛到小島上,這壹個“回”字表明,是鳥飛走又飛回,是壹個來回,這就是往復,暗示的也是個人的命運,總在悲涼挫折之中往復。

第二聯中,作者寫“落木蕭蕭”、“長江滾滾”。這是不可阻擋的流逝,是對韶光易逝的暗示。

第三聯開始,作者直嘆個人身世,把個人的“潦倒”直截了當地寫了出來。

“萬裏悲秋”作者用的是壹個“常”字,這壹個“常”字,隨之而出的就是作者的壹生,他不是壹次兩次作客他鄉,而是“常”做客。

“百年多病”,百年是老年,也是壹生。這壹生總是如此多病,到了老年還拖著多病的身子“獨”自登臺,這壹個“獨”字,把作者的命運和孤獨交待的清清楚楚。

最後全詩的境界由大到小,由開到合,情緒也從高亢轉到悲抑,杜甫曾經說自己的詩風是 “沈郁頓挫”。做到沈郁不難,大多詩人能達到,但要實現頓挫,就不容易了。

最後全詩做了收結,悲到極致了,極致的悲就是悲而不涼。這壹生總是如此坎坷,艱難苦恨致使白發爬滿了額頭。到這時候,卻連壹杯消愁的酒也不能再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