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之花。周敦頤說,“蓮,花之君子者也”。清代葉申薌《荷葉杯·盆蓮》:“雙心千瓣鬥鮮奇,出水不沾泥。試問花中何比?君子,風度勝張郎。碧紗窗下晚風涼,花葉兩俱香。”這壹朵並蒂蓮開得鮮奇,送來花香,出水不染,它難道不是君子形象的寫照?“秋至皆空落,淩波獨吐紅。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隋·弘執恭《秋池壹株蓮》),詩人筆下的蓮花,獨立堅強,令人欽佩。宋代詩人蘇轍更為追慕蓮的高潔:“白蓮生淤泥,清濁不相幹”(《盆池白蓮》),“開花油水中,抱性壹何潔”(《和文與可菡萏軒》)。
2.佳人之花。用蓮花代表佳人形象也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王昌齡《采蓮曲二首》(其二):“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荷葉羅裙,人面荷花,渾然壹體,相映成趣,乍壹看去,幾乎分辨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哪是荷花,哪是臉龐。她,就是詩人的夢中情人。再如宋代杜衍《蓮花》:“鑿破蒼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綠差差。曉來壹朵煙波上,似畫真妃出浴時。”寫的是蓮美如畫,如出浴的真妃。
3.愛情之花。由於“蓮”與“憐”同音,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州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情”。這裏虛實結合,諧音雙關,表達了對所愛的男子深長的思念。孟郊的《怨詩》以癡心傻氣的想象來抒發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滴淚成池,淚淹芙蓉,見證愛情,此等癡心透骨的情語非性情中人斷不能說出。
4.懷舊之花。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夜深人靜之時,詩人置身荷香美景,欲撫琴弦,卻恨無知音***賞。元代王翰《題敗荷》:“曾向西湖載酒歸,香風十裏弄晴暉。芳菲今日雕零盡,卻送秋聲到客衣。”詩人借敗荷之聲傳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懷人寫得淒楚動人。
蓮花意象,多姿多彩,荷為人而生,文因荷而貴,人荷相映,演繹了壹首首洋溢著生命情愫的華彩詩章。